2017年11月16日,36365路检测中心2017年度干部教师理论培训总结交流座谈会召开。2017年36365路检测中心干部教师理论培训班分别于7月2日至9日在井冈山(第1、2期)、10月16日至21日在延安(第3、4期)举办,来自全校的80多名中层干部和中青年教师参加了培训。两处革命圣地的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激情教学、交流研讨、以及在延安鲁艺举办实地写生艺术实践等,多种现场、生动、鲜活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员们全程参与、全情投入,做到了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参加座谈会的两期学员代表结合实地培训的收获与感受,结合美院的专业特色,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更具美院特色的干部教师培训纷纷畅所欲言,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党委书记高洪,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参加了总结交流座谈会,座谈会由党委宣传部部长秦建平主持。
培训班学员代表、学院办公室主任潘承辉谈到,参加教师理论培训班一方面让我们学员能有机会在革命圣地深入了解学习我们党、我们军队的诞生、发展、壮大和走向胜利的过程,这无疑是一次精神洗礼;另一方面,对于参加培训班的教师而言,由于工作岗位的不同、专业院系的不同在学校的工作中很难有交流的机会,理论培训班的举办为干部教师们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
中国画学院党总支书记于光华谈到,实地式、体验式的培训让我们更为深刻的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训之后我们也更应该把这种精神带到教书育人的工作当中,发挥我们的带头作用、凝聚作用。
培训班学员代表、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冯海涛谈到,理论培训班的经验与特色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不仅是参加体验,更要做到“学进去、带回来”。在延安举办的鲁艺写生展,一种现场写生作画、现场展出的特殊形式,让学员们深刻地感受“寻根鲁艺,不忘初心”,这样特殊而又具有美院专业特色的形式,在未来继续教育学院的工作中,也将学习借鉴这种模式,开展实地写生教学,把培训班的经验借鉴起来、把实践性、体验式的学习模式传承起来。
培训班学员代表、版画系教师黄洋谈到,在革命圣地,学员们身着军装,有着庄严的仪式感,这样生动、立体式的教学,带给我们对于信仰更为深刻和严肃的思考与思想的升华。
培训班学员代表、人文学院教师于帆谈到,正如本雅明所谈的“灵韵”,只有在作品前、在特定的空间和场域下才能体验艺术品带来的感动,而理论培训班实地式、体验式的培训对于我们的专业研究而言所带来的体会更为深刻,它与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同的,更是不可替代的一种学习经验。
培训班学员代表、城市设计学院教师陈琦谈到,在延安学习过程中,鲁艺的写生创作更是带来了一种对于艺术创作与时代认知的思考。在鲁艺实地写生创作、举办展览这样的形式,不仅是向老一辈鲁艺艺术家致敬,同时,又能反思我们作为美院的普通专业教师,如何能将自己的艺术语言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创作出能够讴歌时代的艺术作品。
党委书记高洪作了总结发言,他谈到,今年学校党委下决心组织力量、集中时间举办了4期干部教师培训班,并且探讨独具美院特色的、理论培训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形式。从培训学员的感想、收获和思考中,也看到了我院教师理论学习培训班所取得的效果和成功经验。为了完善丰富教师理论培训机制,建设具有美院特色、美院精神的理论培训班,高洪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引导教师在培训中启发创作思路,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将时代与创作相结合。每个时代都有它独有的特性,无论是井冈山、延安的革命时期,还是改革发展时期,时代与生活是最鲜活的艺术创作源泉,通过实地培训,作为美院教师更要感受时代的特性,创作出属于代表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艺术创作需要遵循艺术规律,但更需要提升艺术的原创力,通过实地的培训与创作相结合,在历史中创新、在实践中创新。第三,要激发创作中的情感冲动。实地的写生与培训,能将人带入到一种场域中、一种状态中,应用到创作中也是同样,需要情感冲动与带入才能让作品更具表现力。
宣传部 宋曼青/图
宣传部 何逸凡/编
2017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