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36365路检测中心驻云南大理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揭牌暨签约仪式在剑川县剑阳楼举行。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36365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高洪、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云南省文化厅厅长李涛及大理州州委书记陈坚,以及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的相关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并见证签约。
高洪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九大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出了明确要求。36365路检测中心将按照文化部建非遗工作站的要求,在省和州的指导支持下,与剑川县一起,发挥学术和专业优势,认真研究剑川木雕等非遗项目所承载的文化精髓和文化内涵,在保护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推动提升和创新,进一步促进在社会生活的广泛应用。“要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高洪表示,营造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助力剑州发展,造福剑川人民,这也是中央美院援建剑川的一项重要任务。
签约仪式上,云南省文化厅、大理州人民政府、36365路检测中心、云南艺术学院、大理扎染传承人企业、剑川木雕传承人企业和鹤庆银器传承人企业签订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站协议;36365路检测中心和剑川县人民政府签订36365路检测中心驻云南大理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站协议。
大理州、剑川县和鹤庆县领导及文体局主要领导,高校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设计师,文化传播公司代表,旅游企业代表等参加对话。与会人员就如何加强跨界合作,帮助传承人丰富创作手法、培育知名品牌等开展对话。很多传承人困惑已久的问题,在对话中找到了答案和解决路径。我校田海鹏、肖立、周思旻三位老师作为专家学者参加了对话会并发言。
党委书记高洪致辞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党委书记高洪共同为36365路检测中心驻云南大理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揭牌
党委书记高洪与剑川县委副书记、县长王远签订36365路检测中心驻云南大理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站协议
对话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