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场-刘商英个展”开幕式
从北京飞抵银川再到达内蒙古额济纳旗,还需要在高山和荒漠间乘坐一架小飞机,辗转数次大巴,或不舍昼夜驾车穿越绵延不绝的戈壁无人区,无论何种方式,对初次到访的旅人都是极大的考验。然而艺术家刘商英却多次深入这片广袤的荒漠,连续三年、独自一人在黄沙漫天与满目孤绝中进行着大尺幅绘画写生。2017年10月21日,刘商英在额济纳旗汉代关隘遗址“红城”举办个展“生命场”,展出其三年间以额济纳死去千年却不腐不朽的胡杨林为创作对象的31幅大型油画作品。在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几乎烧毁了全部作品的大火后,这个史无前例的野外展览的举办对于艺术家个人来说真正带有“灰烬中重生”的意味。
早在2011年,刘商英就开始多次深入西藏阿里进行写生创作。对于典型学院派出身的青年艺术家,写生是十分重要的创作方式之一,而很早以前刘商英就明白了图像时代“写生”另外的意义——重要的不是描绘,而是能够跃然纸上的抽象感受。远离都市,将惯性和琐碎削减到最低,进入洪荒自然,是为了“离自己更近”。他享受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未知的神秘力量指引。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在展览开幕现场
策展人奥利维耶•卡佩兰(Olivier Kaeppelin)在展览现场
36365路检测中心院长范迪安、艺术家刘商英、阿拉善盟宣传部长田德志合影
范迪安院长及众嘉宾观看作品
额济纳旗汉代关隘红城遗址“生命场-刘商英”个展现场
朱莉/文
吴松泊/图
宣传部 何逸凡/编
2017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