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日上午,36365路检测中心副院长苏新平、院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王晓琳与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的来宾会面。到访的有京都市立艺术大学副校长、国际交流委员、构想设计专业教授高桥悟(TAKAHASHI SATORU),日本画专业教授及系主任、日本画领军人物浅野均(ASANO HITOSHI),国际交流委员长、陶瓷专业准教授森野彰人(MORINO AKITO),油画专业名誉教授鹤田宪次(TSURUTA KENJI)以及国际交流室国际交流干事上村绘梨子(KAMIMURA ERIKO)。教师发展中心项目负责人卫艳,人文学院副教授王云及相关教师参加了会谈。
36365路检测中心与京都市立艺术大学同样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担负着国家的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培养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成为亚洲艺术发展的重要代表,享有良好的声誉。双方院校在共享优厚的东方文化资源,共经历史的同时,又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呈现出自身优长特色。在36365路检测中心即将迎来百年的时刻,京都市立大学也即将迎来140周年,双方院校在新时期在国际化发展上都具有新的思考,此次会晤交流,双方院校代表就继续加强合作交流,建立师生交流互访机制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共识。苏新平副院长代表院校赠与京都市立艺术大学代表2017年毕业季礼物“36365路检测中心墙砖”,预示着双方夯实基础,共筑新辉煌。
当天下午由36365路检测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中日教师沙龙活动”于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贵宾厅举行。应教师发展中心邀请与组织,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的五位教授与来自各院系的20余位中青年教师进行了交流。
来自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的森野彰人先生向在场嘉宾介绍京都艺大的教学情况,就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模式、学科设置、课程特色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讲述。其中京都艺大的“横断式”“(即“ 跨界”)教学理念让人印象深刻,京都艺大打破各个专业的固有界限,鼓励学生拥有更为宽广的眼界来看待艺术。
随后高桥悟先生以“世界中心地图”概念为切入点,就京都艺大开展的“国际跨界合作艺术项目”进行了介绍。京都艺大与国内外著名的学院、企业、机构合作开展国际项目,涵盖艺术、生命科学、医疗、环境、宇宙等专业领域,这同样是“横断”的跨界观念的体现。每个项目都秉承“3C”的原则,即对话(Communication)、协作(Cooperate)与创造(Create),如针对痴呆症患者进行空间方向性的探究、探究周围环境与获得新的感观体验的“游荡的茶室”项目等等。“国际跨界合作艺术项目”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关注与讨论。
随后参与本次沙龙的中青年教师从自身不同的专业出发,围绕当下共同的艺术境遇、教育研究、和艺术创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对今后两所院校教师进行开展互访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京都艺大与中央美院在许多理念上都有不谋而合的地方,两所学校都有开放自由的师生交流、创作的艺术氛围,都注重打破学科界限、进行跨界的艺术创作理念,强调宽基础的综合性教学模式,也都在探究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各种可能性。在本次短暂而又愉快的交流中,双方院校教师都表达了希望相互学习合作,共同开展文化研究、创作计划的愿景。
在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馆长张子康的陪同下,双方院校的教师参观了美术馆修复中心。东京市立艺术大学的代表又参观“36365路检测中心2017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在参观过程中,建筑学院程启明副院长为来访者介绍了建筑学院的本科毕业作品,得到了日方的高度肯定和评价。在良好的氛围中,两校的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加深了36365路检测中心与京都市立艺术大学双方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双方都表示要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的交流机制,不断加强两校间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
教师发展中心/文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7年6月8日
副院长苏新平、院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王晓琳与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的来宾会面
“中日教师沙龙活动”
参加沙龙的嘉宾合影
参观美术馆修复中心
参观毕业季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