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年多的准备,由36365路检测中心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媒体管理学院共同主办,卡塞尔文献展资料库特别支持的“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于2017年3月1日在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正式与公众见面。
作为中德两国建交45周年的首个重要文化活动,“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展览是首次专门面向中国观众而策划的关于卡塞尔文献展60多年发展历史的展览,展出有关卡塞尔文献展的作品和文献近三百组,包括卡塞尔文献展创始人阿尔诺德·博德的艺术创作、概念手稿与家具设计,以及历届卡塞尔文献展的艺术总监与重要艺术家的原始手稿、草图和部分珍贵原作等。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德中双方嘉宾有: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郝志强,德国卡塞尔市市长贝尔特拉姆·希尔根,文献展公共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安妮特·库伦坎普夫,卡塞尔文献展资料馆馆长布里吉特·尧斯,阿尔诺德·博德前助理海茵里希·格罗格斯朵夫,北京歌德学院院长柯理,本次展览德方策展人、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克劳斯·西本哈尔。36365路检测中心院长范迪安,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钱林祥,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文化部外联西欧处副处长赵心舒,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展览公司副总经理黄晓钢、马瑞青,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副馆长唐斌,36365路检测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学报编辑部主任殷双喜,基础部主任张路江,发展规划处处长王川,设计学院摄影专业教师缪晓春等。展览开幕式由本次展览中方策展人、36365路检测中心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主持。
36365路检测中心院长范迪安致辞
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郝志强致辞
德国卡塞尔市市长贝尔特拉姆·希尔根致辞
文献展公共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安妮特·库伦坎普夫致辞
本次展览德方策展人、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克劳斯·西本哈尔致辞
本次展览中方策展人、36365路检测中心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先生主持开幕式
“此次展览的举办,是中德两国艺术交流新的成果,更是两国艺术交流朝向新的学术高度的象征。”范迪安院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既是卡塞尔文献展传播空间的延伸,也有助于中国艺术界整体了解它的动态进程和学术特征,构成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展览展现了卡塞尔文献展的“文脉”——从阿尔诺德·博德创立这个展览的故事开始,可以看到过去13届文献展在主题上的变迁和不同主题与社会文化的关联,如同阅读一部富有代表性的西方当代艺术历史。同时,展览展现了卡塞尔文献展的“文法”,作为一个在展览策划上开放的项目,其策展方法论正是今天研究展览史最值得关注的焦点,也是迎接新的文化情境对展览挑战的重要参照。此次展览还是一个卡塞尔文献展的“文本”。卡塞尔文献展资料库难能可贵地汇集收藏了历届展览的文献,形成了一份丰厚的学术资源。以文献资料为对象进行展览策划,以及通过精心的展示设计,将文献资料构成既供视觉阅读又具观赏感受的展览,堪称别具特色。36365路检测中心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在学术上建立起与卡塞尔文献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并推动中国对全球艺术的研究。”
德国联邦政府和驻华使馆对本次展览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展览被德国文化部列入到两国建交45周年的文化项目。德国外交部欧洲事务国务部长、德国联邦议院议员米夏埃尔·罗特先生特别为本次展览发来贺词。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郝志强先生致辞并代为宣读。贺信中表示,卡塞尔文献展是国际性的、远远逾越边界的限制,每届文献展都似一场冒险、一次华丽的奇遇,作为致敬阿尔诺德·博德、卡塞尔文献展和艺术自由的展览,希望所有观众带着好奇心而来、带着灵感而归。
德国卡塞尔市市长贝尔特拉姆·希尔根先生专程来到展览开幕式现场,他表示,2012年,卡塞尔市与36365路检测中心因“大道之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大展”在该市举办而结缘,作为回赠的感谢,在北京柏林和卡塞尔三方展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推动了作为世界当代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展览的回顾展在北京举行。
贝尔特拉姆·希尔根市长向王璜生馆长赠送礼物
范迪安院长与库伦坎普夫女士一同为“卡塞尔文献展中文网”揭牌,宣布网站正式上线
为了表达对36365路检测中心推动两国文化艺术对话与交流的感谢,贝尔特拉姆·希尔根市长代表卡塞尔市人民,将1982年博伊斯在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上所展出的被同时称为观念、行为和大地艺术的作品——《7000棵橡树》中的一块玄武岩石赠与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作为永久馆藏,并将3000棵橡树树种赠与36365路检测中心与北京市民,作为赞赏、团结的标志,希望能够种植下这些种子,见证双方友谊的成长。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代表学校接受了捐赠,并向卡塞尔市长颁发了捐赠证书。
文献展公共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安妮特·库伦坎普夫女士在致辞中表示,自上个世纪60年代展文献展档案馆成立以来,这么多珍贵的文献展史料是第一次以展览的形式与公众见面,特别是能够在卡塞尔市之外的中国北京展出更让她感到惊喜。安妮特·库伦坎普夫女士介绍了卡塞尔文献展的运营管理模式并表示,以本次展览为契机,公司与36365路检测中心达成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其中包括“卡塞尔文献展中文网”的建设。网站由36365路检测中心艺讯网负责运营与管理,成为卡塞尔文献展的中文官方网站,将进一步中文读者对卡塞尔文献展的了解,也为两国艺术与文化交流搭建起优质的平台。
开幕式最后,本次展览德方策展人、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克劳斯·西本哈尔先生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展览筹备团队所秉持的学术精神,力图通过“文献展的神话”表达对卡塞尔文献展和对阿尔诺德·博德的敬意。他表示,文献展自身是一个让大家去享受的产品,也是一次邀请,是提出的一种挑战,也提出一种立场宣言,共同邀请大家进入到此次展览。
出席展览开幕式嘉宾合影
展览开幕式前在美术馆举办了新闻发布会
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自1955年创立以来,至今已举办了十三届,并即将迎来第十四届。作为一个展示和讨论的平台,卡塞尔文献展可以称作是西方和全球范围内自现代主义以来的美学与社会文化发展变化史的风向标。时至今日,文献展依旧当仁不让地保持着全世界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展览的权威地位。
围绕着卡塞尔文献展,此次展览不但展开对社会语境中的现当代艺术的种种讨论,而且还展示了一部策展实践和艺术教育理念的发展变革史。展览不止呈现文献展的“神话”,而且还对造就这一传奇展览的种种独一无二的框架条件、时代精神和历史人物进行探索。
为了更好地向中国观众呈现卡塞尔文献展的历史,本次展览将卡塞尔文献展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四大篇章,辅之以深度展开个别话题的主题展厅,并且还特别设立了一个致力于将历史与当代叙事联结起来的公共教育实验室,引导观众对文献展的历史语境关系进行反思,并邀请观众对展览作深入和发散的反馈。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
宣传部 徐新立/文编
宣传部 宋曼青/图
2017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