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开幕,2016年9月25日21时,2016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技术伦理”主题展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正式开启。
我院党委书记高洪,德国黑森州科学与艺术部部长鲍里斯·莱茵(Boris Rhein),德国B3动态影像双年展总监、2016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德国奥芬巴赫艺术与设计大学校长贝恩德·柯睿克(Bernd Kracke),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总经理李丹阳,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王昱东,2016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我院副院长苏新平,策展团队我院特聘专家陈小文,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设计学院副教授费俊,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等出席了开幕式。2016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主持开幕式。
高洪在致辞中指出,“技术伦理”主题展代表一种趋势,即艺术与科学交叉、艺术与产业相容、艺术与生活共生;媒体艺术汇聚了艺术家、技术专家、创意人才、创业先锋、社会企业等各领域的智慧,媒体艺术的发展推动着艺术与技术的进步;双年展显示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对艺术创新、技术创新、社会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次“技术伦理”主题展展出了以克里斯多夫·沃迪斯科、乔纳森·哈里斯、约翰·纳乔普·詹森、斯德勒克、爱德华多·卡茨为代表的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从科学、大数据、混合现实、人工智能与生物基因等热点话题切入“技术伦理”主题,通过作品与热点话题之间的关联性阐释“技术伦理”。展览同时展出了徐冰、邱志杰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为了使公众更好地理解展览主题,展厅内大量文献研究内容,使高精尖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并以“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进行交互呈现。
此次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以双展馆的方式,在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与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同时呈现。36365路检测中心作为本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的主办单位,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德国B3动态影像双年展共同呈现此展览,从媒体艺术的专业角度出发,邀请国内外40余(组)艺术家对“技术伦理”这一展览主题进行作品创作与展示。其中,位于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的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实验空间”特别展览板块已于9月24日晚开幕。
技术伦理并非一个新的话题。在中国思想中,伦理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中国人形成了基于人伦、天伦的处世原则,并架构了基于物理、道理、天理的认知系统。中国哲学家们关于“技”与“道”的辩证正是对于技术与伦理的哲学思辨。庄子就曾鲜明地反对被机心所裹挟地“技”,而推崇道法自然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在新兴技术以近乎失控的速度发展的今天,在这个技术不断挑战和突破伦理临界点的时代,我们于这个新的语境中来讨论技术伦理变得如此地刻不容缓。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恰恰在此时,提出“技术伦理”这一主题,希望与公众一同思考未来科技可能产生的前所未有的新伦理问题,以及审视现有科技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导致的伦理危机。
作为本届展览的总顾问,我院院长范迪安教授认为,媒体艺术是跨学科、跨领域、高技术的综合,作为中国重要的艺术学府,36365路检测中心在媒体艺术教学方面有着较长的历史,担负着媒体艺术的教学与学术研究的重任。我们力求站在全球科技艺术发展的前沿并着眼于媒体艺术在中国的普及和传播。“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正是在科技文化发展的新态势下,在技术发展和艺术创新深度融合的任务面前所筹划的一个大型国际艺术展。以“技术伦理”为题,我们力求使艺术家、研究者和公众围绕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展开对话,从而形成新的主体意识。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9日。
2016年9月25日21时,2016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技术伦理”主题展在世纪坛艺术馆开启
2016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技术伦理”主题展开幕式现场
党委书记高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德国黑森州科学与艺术部部长鲍里斯·莱茵(Boris Rhein)致辞
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王昱东致辞
德国B3动态影像双年展总监、2016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
德国奥芬巴赫艺术与设计大学校长贝恩德·柯睿克(Bernd Kracke)致辞
2016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主持开幕式
策展团队我院设计学院副教授费俊担任开幕式翻译
嘉宾观展
嘉宾观展
嘉宾观展
2016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技术伦理”主题展开幕式嘉宾合影
宣传部 宋曼青/文图
宣传部/编
2016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