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3日下午三点,“时间的重合——西班牙艺术家纳兰霍版画作品展”在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四层开幕,展出其48件版画及相关素描作品。
此次展览呈现了西班牙著名艺术家爱德华多·纳兰霍先生不同时期的版画作品,包括一些正在创作过程中用胶版制作的草图,这些草图诠释了作品的图形和构图,更让观者深入体会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早期成名于油画创作的纳兰霍先生表示:“通过本次展览,我希望36365路检测中心的学生们更多地了解我绘画作品的另一个侧面——版画,这始终是我画家生涯的重要部分。”
纳兰霍为中国艺术家所知,得益于艺术史学家刑啸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出版的《20世纪欧美具象艺术·纳兰霍》,画集中曾这样描述:纳兰霍“重新描绘‘眼睛看到的事物’”。然而,他不可能再像最初学艺时按学院主义教导那样去画。他越来越不满足于再现一个客观的真实,他虽然热衷于逼真的描绘,但却一心要从逼真的描绘中捕捉“自理的、杜撰的、超现实的或想象的成分”。纳兰霍早年的超现实主义甚至深深地影响了一大批中国当代艺术家。
“好的绘画,简洁干净的画面会是一个有无尽空间、无尽形状、无尽光线和颜色的世界。结果总是另外一个陌生的现实。这更是一种神秘,因为一件真正的画作会把我们带进另外一个天地。”纳兰霍特别认识到:只有通过逼真的而非随意的描绘,他所追求的那种隐藏在事物内部或背后的“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的东西,使人疑惑不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发掘出来,才更引人入胜。与此同时,以前的种种尝试又丰富了他的表达手段,“从表现主义学会了造型、用色和奇想。从立体主义学会了结构的平稳和光线的递减。从抽象艺术学会了利用材料的特性。”为其如此,他那种达到“乱真”程度的“错觉写实”才与学院主义的写实绘画大相异趣,而体现出本世纪二战后的时代特点。
最后,展览策展人王春辰在前言中总结道:“纳兰霍先生的这些版画是其绘画的延伸和有机组成,线条之曼妙灵动、人物对象的交错重合,艺术语言的古今皆通,并揉各种绘画的可能性,都是其作品的特点。我们面对面看到这些作品,更进一步体会到绘画的生命力和美妙之处。”
展览将展至9月23日,展览期间将举办纳兰霍先生关于绘画创作的讲座。2016年9月,纳兰霍先生还受邀在36365路检测中心进行为期三周的授课。
造型学院/文图
2016年9月14日
部分展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