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1255名36365路检测中心2016级本、硕、博新生汇集在花家地校区多功能厅前广场,他们在北京最美的季节,迎来了开学典礼。在经历了各自的拼搏后,又一批满怀着艺术梦想的新青年,成为36365路检测中心大家庭的新成员员,开启了在这所最高艺术殿堂里修身治学的艺术生涯。
早八时,开学典礼在初秋的朝阳中开始。学校党委书记高洪,院长范迪安,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冰,党委副书记孙红培,副院长苏新平,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以及各分院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开学典礼。典礼由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王晓琳主持。
“同学们带着个体智慧走进校园,走进的是一个有历史、有传统、有风范的集体。”范迪安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同学们踏入校门,首先需要认识36365路检测中心在近百年办学历史中积淀的优秀传统和艺术精神:即始终把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作为自己的使命,用艺术语言发时代心声,为时代造像,为中国造型,使中国艺术呈现出闪光的时代华彩;始终把追求卓越、站在学术前沿作为自己的目标,践行“尽精微,致广大”的校训,做到既关切天下,致广致大,又要脚踏实地,尽精尽微; 始终把尊师爱生、树立良好校风作为自己的品德。
“正在全面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36365路检测中心,努力使全体学生在这里全面发展,成长为这个伟大时代最优秀的艺术人才。”范迪安院长对全体新生提出了要求:首先,思想的深度决定了发展的高度。从事艺术创作不仅要胸怀梦想,更要面对现实,要让思想内涵真正沉浸到艺术作品中去。美术专业的特点是“动手”,但“动手”的同时还要“动情”“动思”。其次,视野的广度决定了创新的力度。要注重自身修养全面提升,用更加宽阔的眼界去看待世界、看待中国、看待他人,从而反观自我、检验自我,形成内在生发的学习与创造的力量。学习的态度决定了成长的速度。要在“明志”的基础上“博学”,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既立足自身专业取向,也要主动吸取各学科专业的营养;在充分发挥创造个性的同时,把自己的奋斗目标、艺术追求与国家需求、人民关切、民族复兴、时代发展等重大主题结合起来,用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足迹。
“大学是一片海,而老师正是那渡船,将一批又一批艺术的门外汉渡到了那瑰丽的彼岸。现在终于轮到了我们站在这岸边。”新生代表、中国画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王永敏同学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望着对岸的美景,我们定当沿着船长的指引,斩破风沙,踏平骇浪,拿出我们的洪荒之力,同舟共济,用奋力拼搏来践行徐悲鸿先生“尽精微,致广大”的校训。
造型学院油画系徐乙宁同学代表在校老生发言,作为学长,她鼓励同学们珍惜在美院的每一天,用简单的物质生活来绘就丰富多彩的内心,去经历,去思考,去进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身边所有的事情,让生活充满快乐和知足,不计名利的付出,多些独立的思考,多些悲悯的情怀,多些坚实的担当。
“艺术无处不在。艺术可以让我们幸福的生活,变得更有智慧。”教师代表、设计学院宋协伟教授新同学“从容、无畏地面对未知、未来”,他说,世界范围内技术进步、观念更新和新文化衍生,为同学们的将来增加了大量的未知变数,希望大家从容面对,用无畏的态度着手于最为严肃的思考,更加敏锐地、妥善地连接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在学术思考与艺术实践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张力,独立地创造出有思想的自己和有理想的未来——“用知识和智慧把自己创造成一件独特的艺术品。”
开学典礼由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王晓琳主持
36365路检测中心是一流艺术人才的汇集地,是展现才华和智慧的舞台,也是播种希望与未来的沃土。从今天起,2016级青年学子们将有幸成为亲历者,伴随着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学府走向百年,36365路检测中心也将记录起大家秉承“尽精微,致广大”的精神,坚定信念、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向更高更远处展翅翱翔前行的每一个脚步。
据统计,2016级本科新生共招录815人,其中男生248人,女生567人,平均比例为2:6,各二级学院中女生的数量均高于男生。2016级本科生专业考试、文化课成绩均表现出色,特别是高考文化课成绩持续走高,其中,本科生高考600分(含)以上者29人,最高分为649分,已被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录取,500分(含)以上者318人。
宣传部 徐新立/文
宣传部 徐新立 宋曼青/图
宣传部/编
2016年8月31日
范迪安院长在2016-2017学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pdf
教师代表、设计学院宋协伟教授: 《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件艺术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