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繁愁昼热,露重有荷香”,夏至刚至,炎黄艺术馆就迎来了一群展露尖尖角的“小荷”——“盛夏时节”36365路检测中心壁画系四工作室在校学生作品展于2016年6月22日下午3时温馨启幕。
此次展览基于“炎黄艺术馆青年艺术家创想平台”,是由壁画系第四工作室发起的一次公益性的青年艺术家社会艺术实践项目,对于壁画系四工的诸位学子而言,也是一次珍贵而特别的展示平台。
学院院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王晓琳,壁画系主任唐晖、副主任白晓刚,展览学术支持、壁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武艺,教师宁方倩、袁野,策展人、炎黄艺术馆馆长助理吴楠,日本艺术家金泽友那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王晓琳在开幕致辞中肯定了展览的意义,她认为此次教学展作为毕业季的组成部分,能面向社会展出是传播36365路检测中心教学理念的重要窗口。唐晖在发言中回忆道,自己毕业后参加的第一个展览也在炎黄艺术馆,他鼓励青年艺术家不忘初心,不断探索。武艺表示,此次展览的主角是参展的23位年轻学子,他们不仅是艺术家,更是要从一个展览策划的角度去协调、负责展览的各个环节,可以说是一次宝贵的锻炼与实践机会。
谈及展览缘起,武艺老师介绍说,2015年底他聘请日本艺术家金泽友那为四工的同学授课。课程中,友那老师不仅和同学们交流分享自己的艺术心得,同时采用“自述”的方式让每个同学对自己的想法和作品进行整理,并互相分享,以此在过程中重新审视自我。“友那老师的课令我受益匪浅,在自我艺术的认知过程中,她也鼓励我们从自身感兴趣的题材出发,尝试不同类型的创作”,学生王和说。
此次参展的青年艺术家既有研究生也有本科生,展览中学子们运用不同媒介材料,不拘泥于同一画种,对于东方与西方艺术的融合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每组作品都很严谨又十分耐看。而这样的现场气息也归功于武艺与工作室一直在探索追求的,一种自由多元的教学理念。从壁画系走出的学子们常常戏称说,壁画系应该称之为“自由艺术系”,艺术在此仿佛也没有了边界,可以自由地进行表达。正如本次展览中武艺让学生们自选作品,希望他们都拥有想象力的翅膀,发挥出自如独特的状态。武艺强调,“创作、展览、出版、收藏”对于艺术家而言是四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品从工作室进入艺术馆,再到公众视野,在这里学生完成了像艺术家一样去思考创作的过程,这是艺术探索中尤为重要的一课。
壁画系第四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作为一个新兴工作室,老师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建立了极其深厚的感情,武艺、宁方倩与袁野三位老师为学生的成长也付出了大量心血。武艺擅长的授课方式是用作品和学生交流,他说:“很庆幸在美院教书,学生们的心理状态、独特的思维也常常触动我,因为很多东西也超出了我的知识结构”,教学相长,互相交流,在这里他们是师生,更是朋友。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29日。
“盛夏时节”36365路检测中心壁画系四工作室在校学生作品展于2016年6月22日在炎黄艺术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
壁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武艺致辞
开幕式现场,学生向工作室老师献花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
开幕式合影
人文学院 宋寒儿/文
宣传部 宋曼青/图编
2016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