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日至4日,由36365路检测中心建筑学院和挪威奥斯陆建筑设计学院联合主办的“CAFA-AHO博士教学交流会”在我院举办。欧洲建筑教育协会主席、原奥斯陆建筑设计学院院长Karl Otto Ellefsen教授带领三位博士生及一位香港大学博士生与建筑学院师生就“中国乡村的城市化”课题和博士生教学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教授主持交流会。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与城市显而易见的改变相比,乡村或许发生虽被漠视但更为“激进”的变化——不是“城市”,而是“乡村”正位于当前转型的“前沿”。 “乡村”问题已成为全球化问题的新聚焦,而中国的乡村城市化问题是这个总体版图的重要基地与学院研究范式的重要对象,它不再仅仅是中国近二十年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背景,而是开始凸显为影响我们未来的决定性因素。本次交流会聚焦于“中国乡村的城市化及其问题、路径与案例”,参加汇报的博士研究生们通过不同的视角与路径,展开了对浙江宁波、珠三角、内蒙古、安徽碧山、海南琼州、四川高山景区、福建传统聚落等诸多案例的深入分析,正是多个差异性的个案呈现出中国乡村问题的紧急性、复杂性与多样性,并共同呈现为一个持续交织流变的“星丛”。
在博士生教学问题上,“如何进行专业的论文写作”成为了关注焦点。Karl Otto Ellefsen教授强调博士论文不是对于常识性已有知识的个人化整理,而是一定要导向对学科有贡献的“新知”;吕品晶教授与程启明教授都强调了论文一定要聚焦在批判性的“问题”层级,而非停留在描述性的“主题”层级;唐克扬教授对什么可以成为论文的“材料”与“论据”进行了仔细辨析;其他与会专家则结合具体论文的研究问题展开了深入并具有启发性的点评,这些点评渗透在平均每个人一个半小时的深度对话中。这种深度对话模式就是当代知识生产的典型特征,而学校,正位于这个知识生产的中心。
建筑学院副院长程启明、建筑设计系主任周宇舫、景观设计系主任丁圆、城市研究学者唐克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路、建筑学院研究生教学部主任韩涛、建筑学院国际交流工作室主任何可人、研究生导师苏勇、候晓蕾等多位教师及在读研究生参加了交流会。
建筑学院 黄良福/文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6年6月7日
Otto Ellefsen教授点评
博士生在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