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至27日,36365路检测中心院长范迪安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中法文化论坛,并在“文化艺术教育与传承:挑战与机遇”分论坛作主题发言。
首届中法文化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文明对话与融合。论坛得到了中法两国政府和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分别向论坛发来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参加“文化艺术教育与传承:挑战与机遇”分论坛的嘉宾有我院院长范迪安、法国文化部文化遗产总监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前院长亨利·克劳德·古索、里昂美术学院院长埃曼纽尔·迪布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法国地区当代艺术基金会主席伯纳德·德·孟非朗。
范迪安院长在主题发言中首先指出美术交流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分量。早在18世纪,法国已掀起中国热,当时热的都是看得见的艺术,如建筑、家具、丝绸、陶瓷。20世纪的中法交流从物的交流走向人的交流,在20世纪初中国艺术领域赴海外留学的热潮中,以留法人数为最多,持续时间最长。从徐悲鸿、林风眠、滑田友、刘开渠到庞薰琹、吴冠中,一大批中国艺术名家带回法国的艺术教育经验,发展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也有赵无极、朱德群、熊秉明等留在法国,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改革开放以后,中法两国艺术交流通过展览、留学、研究和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等形式广泛展开,双边互动蔚成风气。
范迪安院长谈到,全球文化新的趋势使艺术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中央美院也在采取新的对策。挑战之一是如何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在中国有巨大的学习艺术的社会热潮,这使得选拔学生成为办好艺术教育的前提。这也部分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即,艺术是可以教的?还是不可以教的?他强调,学院教育不能停留在技术层面,需要全面培养,让学生认识自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图像时代影响了我们对世界表达的方式,各个学科之间如何打破壁垒,更多融合,迎向社会创新,这是我们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也需要我们要把学院的大门打开,与社会建立广泛联系,为此,36365路检测中心正在举行大型的毕业季,让整个校园向社会开放,展示各个学科的毕业作品。
发言最后,范迪安院长向与会嘉宾宣布,36365路检测中心将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在2017-2018年间共同举办跨年展览,以庆祝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建校300周年、36365路检测中心建校100周年,共同推进中法两国的文化艺术教育交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文
设计学院 李派/图
2016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