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小分队:城市设计学院家居产品专业传统造物二班三年级
下乡地点:江苏南通、苏州
带队老师:冯阳、翟畅
家居产品专业传统造物二班与师傅合影
此次出行,我们探访苏作家具的源头之一——南通。在此前的校内车间体验中,同学们尝试过亲手感触工业化生产下的木作工艺,但是对于传统木作的工艺却知之甚少。这次课题是设计以木材为主的桌上器物,南通之行,一是为了完成桌上器物的设计和制作,二是为了探访不常得见的传统木作工艺,同样更是为了领略江南岁月堆叠下的厚重历史。
参观恒昙木言展厅
三年级的同学们在南通通派木器制造有限公司开始了为期15天的家具考察制作之行。与其他传统家具企业不同, 南通通派木器制造有限公司以钻研中国传统木作工艺并融入现代化的设计为主导方向,早在2009年就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恒昙木言。公司延请能工巧匠,有木作、漆作、藤作等等传统技艺师傅,潜心研究,格知宋明文心。以守望传统文化为本源,文创当代审美为主脉,渐次打造“藉美于今,传美于后”的新文人家具,而有别于他类家具风格。在2015年于雁栖岛举办的APEC首脑会议中,元首厅摆放的许多家具都出自通派木器之手。
通派木器制造有限公司坐落在南通崇川区,在厂子里同学们可以学习和制作传统家具的全部工艺,比如:开料、开榫、拼接、软屉等。此行期间,我们幸运的和恒昙木言品牌的创始人张晶老师进行了交流。张老师详细的给大家描述了苏做家具的选材和历史,张老师告诉大家“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家具的设计是切切实实的形而下学。苏作家具原是为官人、文人所造,物件独看便失了韵味,恰是要置于书房、厅、闺房,才得使其貌得现。以闺房用玫瑰椅为例,苏浙建筑常用借景,玫瑰椅的高度恰好使椅子可以放置于窗下却不遮挡风景,落脚可以端坐,脚踏使用舒适。其木材与肌肤之亲,更是任何材料无法比拟的。”听罢,我们不得不钦佩苏作家具匠人的巧思,也钦佩其设计之于使用、之于礼仪的巧做。
每一个产品从设计到制作都充满着重重的艰辛。在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要制作、渲染效果图,导出三视图以外,还要绘制CAD图用于机雕,特殊的设计形态甚至需要打印一比一的图纸。为了赶在返程之前完成15个同学的作品,每天同学们都主动压缩休息时间。
制作家具三视图、CAD图
交流设计方案
开料拼板
手作制作
家居产品的材质可以是多样的,在这次课题设计当中,有不少同学都在设计中将木头与金属做了结合,更有在设计中加入皮革元素。然而从配色到结构,几者的结合却并不轻松。就金属件来说,金属根据分类有不同的硬度和颜色。有的同学在对不锈钢和铁进行了多次打样之后,发现了铁柔软易变形的特性,最终选择了用不锈钢制作整个金属框架;也有同学为了能买到精度最高的铜件,翻阅了上千条淘宝信息,最终拿到满意的配件。多次的调整只是为了达到达到同学们对自己设计极致的要求。
藤编工艺中,以苏作软屉为上等,藤编师傅的手艺十分精细,每根藤条都被等分切割。为了制作一张榻,甚至可以耗上两位藤编师傅两个多月的时间。因其用材讲究,工艺细密坚韧、滴水不漏,藤丝穿织形成了各种暗纹神秘雅致、触感温润。结合硬木家具不仅俏色美观且坐感更为舒适,因其结构紧密,弹性高不易破裂。质量则更不必多言,恒昙木言的主创设计师张强老师曾谈到,这藤编榻用个几辈子是没问题的。
漆房的师傅们这些天一直不厌其烦的回答着同学们各种关于打磨上漆的问题,为了让同学们最快的上手打磨,师傅们拿出自己制作的打磨工具给同学们使用,并叮嘱同学们细小边角的打磨时的注意事项。在多次的聊天中我们才得知,漆房的师傅们从十几岁起便开始拜师学习,对漆艺无一不通。
在师傅们的谆谆教导下,同学们不仅收获了自己成型的作品,更理解了传统家具工艺的精髓。在工业化生产的大环境下,感受到了手作的温度。
大漆师傅传授打磨技巧
校对图纸与实物
打磨上木蜡油
参观南通通有明清家具博物馆
忙碌的间隙,恒昙木言的主创设计师张强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并带大家参观了通有明清家具博物馆。博物馆里全部是私人藏品,不管是数量上和精致程度上都值得赞叹。藏品年代自明清起至现代止,生活物件样样具全,以苏作家具为主,辅之以少量海派家具。
身处其间,处处可体会到古人的智慧与巧做。张强老师介绍道,古人的榻脚四边有扣环,为的是可以支撑竹竿以搭载蚊帐,室内外均可使用。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里有明代富家公子用来称蛐蛐的黄铜小秤,也有给儿童使用的自行击木叭吧车。
观赏间,大家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悠久历史,家具的韵律和流畅的美感。
南通的城市经历是精彩的,也是收获满满的。期待在5月3日的汇报展上,看到同学们学习体会与收获。
城市设计学院 翟畅/文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6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