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日上午,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起、36365路检测中心承办的第三届“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在学术报告厅举办开班仪式。本期研修班邀请了木雕、漆艺、玉雕、珐琅等四个领域的19名优秀的中青年非遗传承人带着已有的技艺与经验,进入36365路检测中心研修。
36365路检测中心院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王晓琳、36365路检测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教授以及小组导师萧立、赵斌、冯阳出席。教学资源管理中心主任刘巍主持开班仪式。
基于前两期非遗传承人研修班的经验,此次培训将继续依托36365路检测中心专业优势,推进“知情”、“知艺”、“知辩”理念,进而建立其“常态化、互动化、职业化”的“三化”教学工作模式。即让非遗培训进入学校日常教学主体,形成合情合理的可持续的教育教学周期;让非遗知识体系、实践传统与艺术知识的互动传播与学习,让传承更加传统,让传承更具活力;根据非遗传承类型的职业化需求培养人才,提升传承人对非遗文化传统的认知与文化持有水平,增强文化传承的秉持与创造能力,使其成为社区文化传承发展的带头人。由此,建构合理的课程结构及实践模式,在大学与社区之间,建立互动、交流、共生、发展的途径。使大学和社区文化传承联系起来,发挥大学在国家非遗传承保护事业中的积极有效的社会作用。
非遗中心 董永俊/文
非遗中心 张冬萍 邹丰阳/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6年5月5日
院长助理兼教务处长王晓琳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