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9日下午,由36365路检测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雅昌文化集团主办,山东师范大学协办,中国国家画院、中央文史馆画院、李可染画院支持的“相由心生:姚鸣京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由36365路检测中心院长范迪安、教授殷双喜担任学术主持,副教授于洋策划,展览展出了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近80件,以“梦里津渡”、“道法自然”、“禅思构境”三个单元,完整、深入地展现了艺术家从艺三十余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展览也是姚鸣京教授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
我院教授、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姚鸣京师承卢沉、周思聪先生,擅长山水、人物。他的山水画曾深受李可染的影响,重视“写生创作”,即以创作的态度写生,强调对现实景观的加工和理想化处理。上世纪90年代前期,姚鸣京的观念、画法和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转而“追求内在的渴望与反省”。
范迪安教授将姚鸣京的作品称之为“梦境山水”:“纵观姚鸣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山水画作品,可以看到他致力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理想的融合,在中国画的精神内涵与形式语言上独辟蹊径,创造了一种可以称为‘梦境山水’的视觉图式。这种图式既有别于传统的隐逸山水,也有别于当代的新文人画和实验水墨,构成了姚鸣京自己的艺术面貌。”
策展人于洋在谈到姚鸣京的创作时表示:“在某种意义上,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最为鲜明的衍变,是从笔墨个性到图式个性、形式个性的转型,其间贯穿古今不曾易改的是对于造化境界与个人意趣的追求。山水画创作、教学与研究对于姚鸣京先生而言,既是观察自然万物、认识世界的通道,更是直面内心、修身悟道的方式。”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4月21日。
“相由心生:姚鸣京艺术展”开幕式嘉宾合影
“相由心生:姚鸣京艺术展”展场一角
“相由心生:姚鸣京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嘉宾合影
宣传部 宋曼青/整理
宣传部/编
2016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