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7日,由36365路检测中心和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系列活动之“乡村复兴与乡建模式推广”研讨会在贵州省兴义市清水河镇雨补鲁村召开,国内多名建筑、艺术等专家共话乡村复兴与乡建模式推广。
我院党委书记高洪,院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王晓琳,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等中央美院领导、专家及来自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黔西南州委常委、兴义市委书记许风伦,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黄曼、李杰出席活动。
研讨会启动仪式上举行了《关于设立36365路检测中心(兴义)教学实践基地框架协议》的签约及授牌仪式。我院党委书记高洪与兴义市委书记许风伦共同签署了协议,并为“36365路检测中心(兴义)教学实践基地”揭牌。随后,高洪书记为雕塑系第五工作室“艺术介入乡村”雨补鲁村创作营师生授旗,王晓琳处长为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青年传承人研修班的5位贵州省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高洪书记在致辞中表示,36365路检测中心与兴义市展开合作,一方面美术学院将通过自身在艺术、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作优势,服务于兴义市的城市和乡村建设;另一方面,兴义市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也为美院提供了良好的教学与学术研究资源,双方互赢合作,在推动城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共同受益。同时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提炼乡村建设要素,总结雨补鲁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乡村建设的内涵。
雨补鲁村距兴义市区18公里,地处马玲河峡谷上游,雨补鲁村坐落于天坑中,四面环山,风貌奇丽,是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该村自2015年实施村落改造项目至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当日,基于雨补鲁村落保护的“乡村复兴与乡建模式推广”研讨会在黄桷树下广场举行。“雨补鲁寨总建筑师”吕品晶就乡村建设及雨补鲁村保护与发展的原则、策略做了简要介绍;建筑专家崔愷院士以及国内著名建筑院系负责人及建筑、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就教育与乡村复兴及乡建模式展开了讨论,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我院深入基层的传统及雨补鲁传统村落保护的学术价值。研讨会结束时,雨补鲁村民代表还给吕品晶颁发了荣誉村民证书,以感谢其对雨补鲁村发展所做的努力。许风伦书记、李杰副州长在总结发言中均表达了加强院地协作的美好愿景,期待雨补鲁村未来的城乡建设能得到中央美院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高洪书记与许风伦书记共同为36365路检测中心(兴义市)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我院党委书记高洪致辞
高洪书记为雕塑系第五工作室“艺术介入乡村”雨补鲁村创作营师生授旗
“雨补鲁寨总建筑师”吕品晶向与会专家介绍雨补鲁改造和保护实践
全国乡建专家学者聚集雨补鲁村落与村民一道研讨乡建问题
吕品晶在雨补鲁村建设现场向施工队伍介绍改造的相关技术措施
地景式寨门设计,利用几百米外拓路废弃的石头修建的寨门
核心区院落微景观设计
古树广场适度拓宽,与宗祠前阶梯空间形成自然的室外剧场空间,为恢复民俗活动“走幡”提供了充分施展空间
在原始古榕树和石群的天然景观优势基础上,利用当地材料砌筑景观步道
展现了原生景观的自然美也形成了雨补鲁村内绝佳的观景平台
俯瞰改造后的雨布鲁村
全国乡建专家学者聚集雨补鲁村落
与会嘉宾与村民合影
建筑学院 陈益阳 廖橙 刘婷婷/文
建筑学院/图
宣传部 宋曼青/编
2016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