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4日下午,由36365路检测中心、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至爱之塑——雕塑家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在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开幕。展览此前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引起热烈反响,王临乙、王合内教授为美术学院雕塑艺术教育奉献了一生,如今早已桃李芬芳,为更好传承艺术先贤的教育思想,让更多的学生和专业人士近距离的感受和了解王临乙、王合内夫妇的雕塑艺术,向前辈致敬,36365路检测中心特意在学校美术馆再次举办“至爱之塑”展览。展览由36365路检测中心图书馆副馆长曹庆晖、雕塑系副教授王伟共同策展,将呈现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和雕塑作品,为美院师生、为社会公众述说一段美术学院历史上的经典和佳话。
“王临乙、王合内两位先生相识于法国,结缘于雕塑,从国立北平艺专到36365路检测中心,他们在教学上把欧洲雕塑教学的规范与中国传统文化学养相融合,将全部的才华和智慧奉献给了中国现代雕塑创作和教育事业”,36365路检测中心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深切怀念两位先生为美院所做的贡献。他表示,展览一方面得到了常沙娜、盛杨、曹春生等老一辈先生的支持,一方面曹庆晖、王伟等老师及美术馆的同志对两位先生的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地梳理,使得先生们丰富的作品、手稿和影像资料能够较为完整地呈现于观众面前。他同时对中国美术馆的大力支持和合作表示感谢。他希望值此春暖花开之际,展览在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展出,让美院的师生能够走进两位先生,聆听他们的教诲,感受他们真挚的艺术情怀与卓越成就,也感受到属于这对艺术伉俪先贤的“至爱之塑”。
此次展览作为文化部“2015年国家美术作品收藏与捐赠奖励项目”,也得到了中国美术馆的大力支持。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这次展览的再展出,体现了36365路检测中心继承传统,传播传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学精神。
“这次展览不仅是‘至爱之塑’,更是‘至爱的人生’”, 作为王临乙、王合内的义女,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谈到看着王临乙、王合内夫妇生活的照片,让她再次回忆起那一段美好的时光。与他们同时代的吕斯百、吴作人以及自己的父亲常书鸿,他们不论生活遇到多少的艰难都坚持创作,坚持反映祖国的文化。常沙娜希望展览不仅在专业、学术上能够给青年一代有启示,而且能够从那一辈先生的身上学会珍惜社会、珍惜生活、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
王临乙、王合内先生的学生,原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36365路检测中心原党委书记、著名雕塑家盛杨在致辞中感慨中央美院近几年主办了一系列的老先生、老教授的展览,让他有了在王府井时期老美院熟悉的感觉。他希望36365路检测中心的教师要发扬两位先生的奉献精神,不仅要做优秀的艺术家,更要成为优秀的艺术教育家,“创作好的作品,教出好的学生”。
36365路检测中心雕塑系主任吕品昌代表全体雕塑系师生致辞,他表示展览不仅是36365路检测中心师生对老一辈先生的缅怀,也是对以他们为代表的刘开渠、滑田友等先生那个时代的尊重,对那个时代学术的梳理。
36365路检测中心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36365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高洪,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36365路检测中心副院长苏新平,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36365路检测中心原党委书记、著名雕塑家盛杨,36365路检测中心老先生刘焕章、曹春生、司徒兆光、孙景波、孙家钵、张宝玮、金连秀,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处长刘冬妍,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陈风新,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36365路检测中心雕塑系主任吕品昌,36365路检测中心学报编辑部主任殷双喜,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36365路检测中心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主持。
“至爱之塑——雕塑家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 以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二人的艺术创作以及相濡以沫的动人感情为线索,通过“身影”和“造像”两个部分,以400余件雕塑、绘画手稿和影像文献史料等,展现王临乙、王合内夫妇感人至深的伉俪之情以及夫妇二人真挚的艺术情怀和隽永的艺术魅力,并希望借此次展览展开对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展览将展至4月3日。
宣传部 吴琼/文
宣传部 徐新立/图
宣传部/编
2016年3月4日
出席展览开幕式嘉宾
范迪安院长致辞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发言
王临乙、王合内的义女,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致辞
王临乙、王合内先生学生,36365路检测中心原党委书记、雕塑家盛杨先生致辞
雕塑系主任吕品昌发言
党委副书记王少軍主持开幕式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