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课程:造型基础——精微素描
开课院系:城市设计学院基础部
授课对象:城市设计学院本科一年级
任课教师:苏海江
教学理念:精微素描课程是城市设计学院本科一年级学生入学的第一门课程,对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课程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用艺术家的眼光观察生活,提高对于造型基本规律和素描基础知识的学习,尝试多种素描材料和表现技巧,拓展学生对素描语言的认识。
“‘精微’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要画得很细,‘精微’是一种语言,一种观察对象的语言,一种思考如何概括、提炼客观对象的语言”,近期《造型基础——精微素描》课程作业在微信朋友圈里的传播速度和10万+的阅读量,让苏海江震惊,特别是大众的疯狂点赞对“精微”素描片面的理解,有些让他哭笑不得。他总是对学生说,要用显微镜的方式观看绘画的对象,因为在显微镜下的世界里蕴含着抽象的结构,具象的极致中就隐含了许多抽象。而对于这门课,他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学会一种做人、做事、认识生活的方式,培养他们对社会的敏感度就是最大的目的。“所谓细,是一种表达方式,如缓缓地诉说、详细地描述一样,将有温度的故事娓娓道来”。
“精微素描”课程全称是《造型基础——精微素描》,这是城市设计学院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课程。面对240多位刚刚考入美院的学生,如何让他们脱掉魔鬼般的考前班应考模式一直是一个难题。“我对基础的认识是关于人的认识,所以我们这个课更强调‘心’,‘修心’”。课程分“‘素描笔记’绘本”和“精微素描”两部分,前者更像是后者的前期准备、社会调研时期。240多学生分成12个班,每个班设定一个主题。在这三周的时间里,学生要围绕确定的主题(如“父亲”、“足迹”、“家乡小食”、“一个普通的中国中年女性”)选择相关的生活对象,同时绘制出相关的思维导图,经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确定最终精微素描的表现对象,并配以文字说明,这期间始终贯穿着结构、空间、构图以及技法等基础性研究。文字的梳理代表创作思维的梳理,“现在社会最缺的就是能说、能写、能完整表达自己思想的人”,苏海江希望通过这种文配图“绘本”的方式锻炼学生逻辑思维推导能力。翻看着一本本学生制作的绘本,就像在看学生一步步创作的历程,这是一部由他们诉说的故事,“通过课程,他们学会了将生活中的故事娓娓道来,这些故事背后是温度,是满满的正能量”,苏海江说道。
采访的过程中,苏海江重复着一个词——“修心”,城院的学生以后会选择影像、信息、环境、产品或是家居,看似与这门课程关联不大,但苏海江说《造型基础——精微素描》希望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态度,在纷乱的外界安静下来。教会他们一种处理事物的方法,思考事情的方式,教会他们对生活要有感情,这样以后做什么都能做好。他引用徐冰关于素描的认识,“素描训练不是让你学会把一个东西画得像,而是通过这种训练,让你从一个粗糙的人变为一个精致的人,一个训练有素、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懂得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明察秋毫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因为这门课开始观察身边的生活,学会一种思考的方式,用精致的心把握全局。
宣传部 吴琼/文
城市设计学院 苏海江/供图
宣传部/编
2016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