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下午,我院油画系教师孙逊个展“格画”在798桥艺术空间开幕,展览共展出其最新创作的人物、风景、静物以及部分纸本油画小稿30余幅。我院副院长苏新平、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著名油画家詹建俊、钟涵先生出席开幕式。
“格”,出自《礼记·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为探究、推敲。“画之为画,是塑造一个形体,而不是描摹一个形体。”孙逊将他对“画之为画”的提问,通过创作来追寻答案。格画,成为了他专注于画的常态。
孙逊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传统书画,并在书画练习中对中国写意艺术有所体会。“我绘画中渗透出的这种东方意境和笔墨气息,来源于传统的文学、诗歌和自己的成长经验,但这种中国绘画的意境和趣味是不能简单嫁接西方油画语言的。一方面,要很深入的学习西方绘画技法,去积淀和揣摩,才能在相对自由的平台上使用它。另一方面,要灌入自己的文化意识,重塑艺术家的自我认知。”孙逊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将传统绘画的写意因素有机地融入具像写实的油画艺术中。
艺术创作贵在不断创新。近年来,孙逊注重绘画方式与当下现实生活的息息相关,即“要做有现代意义的创造,反映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孙逊的作品,融入了综合材料的运用,从而塑造了画面的肌理形态,而在笔触上却更加自在,游刃有余。技法和材料的运用已经不再成为束缚,在他的作品中透露出更多的“减法”之后的自由感。风沙过后的黄土墙隅、花盆中的几缕残植,亦或是绥德的随处写生,一切归于平静和自然,而一切又都趋于自在、流畅。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8日。
宣传部 吴琼/整理
宣传部 宋曼青/图
宣传部/编
2015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