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美术界,王华祥是个天赋异禀的艺术斗士,当年于中央美院毕业之时就以木版画《贵州人》一炮而红,后来致力油画创作,“文化波普”系列使他的艺术视角从周边现实转向对文化、历史的解构与思索。王华祥不仅在艺术创作上保持着激情的创作活力,同时在理论思考上也有着独特、个性迥异的视角,比如早年提出的“将错就错”素描理论,目前持续更新的“王的辞典”。王华祥是个“善变”的艺术家,他的最新个展“三条命”将其最为鲜活的艺术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2015年9月11日,王华祥个展“三条命”在学院美术馆开幕,这也是36365路检测中心造型学院年度提名展的第五回展。此次展览由刘礼宾策划,以回顾展的形式,从早年经典版画到油画语言的多重探索,再到最近将绘画与现成品结合的装置作品,勾勒出王华祥的艺术历程。我院院长范迪安,党委副书记王少军,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王晓琳,造型学院院长马路,学院老教授伍必端、宋源文、孙景波、广军、袁运生、翁乃强等出席了开幕式,副院长苏新平主持活动。
范迪安在开幕致辞中谈到,中央美院十分重视教师的艺术创作与研究,苏新平副院长担任造型学院院长之时创立的“造型学院提名展”,现已成为学院重要的学术品牌,“三条命”就是这个学术品牌的最新成果。范迪安肯定了王华祥接任版画系主任后,为版画系的教学传承和拓展等方面所做的大量思考。对于其艺术创作,范迪安认为他在80年代思潮变更中坚守了自己的信仰,对传统研究不仅有显性的一面,也有深层次的理论思考。他在创作中很好地把对文化的思考和对当代的追寻结合起来,是多维展开的视觉表达。
院长范迪安致辞
副院长苏新平主持开幕式
马路在致辞中说,王华祥的“将错就错”理论,是在“错”里寻找错的道理,进而发掘新方向,“将错就错”实际上是一种创新的方式。策展人刘礼宾介绍了策划此次展览的来龙去脉,作为批评家,他致力于将当代美术纳入整体文化框架当中,通过展览书写、评论、改变中国当代艺术的叙事方法,而王华祥无疑是他挖掘的一个宝藏。
造型学院院长马路致辞
策展人刘礼宾致辞
版画系主任、艺术家王华祥致辞
此次展览以“三条命”命名,旨在彰显王华祥的多重身份,也为突出他充满活力的存在状态、创作状态、思考状态,具体到艺术家身份,映衬他“版画家”、“素描大师”、“油画家”三层身份。展览展出了王华祥早年以《贵州人》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版画和油画创作,同时也展出一批显示创作线索的小稿、素描稿,展览也以展墙文字的形式对其“将错就错”理论进行了重申解读。此次展览的主体部分是艺术家最新创作的“开合地”系列装置,这也是王华祥首次尝试将绘画与现成品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一个个打开的皮箱,树枝、鲜花、石膏教具、木偶、调色板等用树脂固定在箱子之中,这些物件也是王华祥绘画作品中常见的。王华祥对这些熟悉物件的关系进行打破,并以嫁接、挪用的方式重组,营造出一种具有戏剧性的现场,亦激活了观众对油画“物性”的深度思考。
此次展览将在我院美术馆2层展出至10月9日。
开幕式合影
展览现场
张文志/文
宣传部 宋曼青/图编
2015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