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小分队:油画系 第四工作室二、三年级
下乡地点:云南大理苍山洱海
带队教师:裴咏梅
“我们是带着感情玩命画画的!”这是同行学生们的共同心声。还有句话说“与合适的人同行,往往比去哪更重要!”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团结,有朝气,拼命,相互感染的集体。
这次外出写生,选择在苍山海拔2100米处驻营,起初,我也是带着问题有所考虑。这里远眺大理古城的暮霭炊烟,身在林木丛生的高山深谷,自然的多变法则在山间与万物同脉搏,我想说:自然界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丛林生长,万物生息相依。与自然对话,在山间行走,体会王维诗画中的物我转换,同时让城市中长大的孩子有段与山、林、溪水独处的机会应该不会多有,这是我能带给她们最好的礼物。
云南18怪“这边下雨那边晒”,山中更是18变,面对繁杂多变的云唤光,碧翠叠加的风林色,汩汩涌动的溪泉谷,无不为我们敞开遭遇创造性临界状态的大门。我愿意保护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最敏锐的天性直觉。古语虽讲“玉不琢,不成器”,但我希望当我们用身心去呼吸,用画笔去唤起林木间的啼鸣幻影时,用学生们最初始的震撼去扑捉心中的画面是最为可贵的。九零后孩子画画的拼命和思考的维度是我初未料及的,为了完成一幅画,有的学生会在山上画一天,饿着肚子在雨中、在烈日下……山上遇到同学画画,我常常简短打个招呼,慢慢走过,不愿让一句不合时宜的话,错位到她的画面,惊动了她运筹已久的现在。
从住处爬到画画的地方坡高路远,一般缓过神来也要些功夫,遇到天气突变,三两男生,不管自己的脚昨日是否崴伤,也会一瘸一拐地送上雨伞,山中偶遇时的一颗糖,一枚鸡蛋,胜过任何言语,21天的朝夕相处,增近了大家的挚诚不变的友谊,是你们的青春热情感染了我,如同大理的云,我们初次相遇,却又震撼了彼此的双眸。
油画系 裴咏梅/文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