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小分队:城市设计学院空间设计专业
下乡地点:云南建水
带队老师:耿艺 程辰
今年“城市亲历”课程实习地点云南建水是在2014年底就精心挑选的,建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建资源相对丰富,号称北有“平遥”、南有“建水”。经过8天和学生一起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其实情况却远不及“平遥”地区。虽然刚开始学生在游历过“朱家花园”和“文庙”等大型民居、庙堂建筑后颇感兴奋,但是到了“实地测绘”和“局部调研”的阶段就发现和起初的印象大相径庭。
今年有幸请到建筑学院基础部主任王小红教授,从3月中便开始每周一次给学生增补“建筑测绘”课程,我的摄影课程也和王小红老师同步,提前一个月,在下乡之前,就把学生的基础技术问题解决掉。按照以往带队的经验,我们依旧把学生按作品最终“呈现形式”分成“古建复原模型”、“古建漫游动画”、“建筑摄影”、“古建写生”、“城市纪录片”6个专业小组,各个小组之间均以古建测绘数据为创作基础,彼此之间相互协作。“社会实践”和“古建调研”的任务主要是放在了纪录片组和摄影组,我的职业摄影师工作的经验在这方面可以起到指导作用。程辰擅长的雕塑,还有景观设计的工作背景又恰好可以指导学生的测绘,写生和古建模型复制的工作。
应该说建水古建筑破损的状况还是非常严重的,四个城门只有一个“朝阳楼”是古建,其余包括城墙都是钢筋混凝土的“仿古”建筑,城内也基本是水泥“仿古”居多。而城外呈点状分布的明清古民居却破败不堪,缺乏基本的维护和修理。虽然明清古建本生的“土木”结构本就扛不住南方“云雨”天气,但人为破坏和不当使用才是根本性原因。目前最大的难题是“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没有挽救的办法”?这个问题引发同学的思考,最终决定在课程汇报阶段再逐一展现。4月20日到达建水的当天晚上我们就安排了一次关于建水地区历史人文的专家讲座 。第二天通过“地接”单位的支持,又找到一位当地的“古建修复”专家,在一处已经修复的民居四合院做了一次关于古建修复的技术讲座。同学每天早上8点出门,早餐后进“景区”工作,下午6点半回宾馆晚餐,晚9点半前完成数据总结,9点半作业汇看。作业汇看后,根据老师的意见对作业再进行进一步修改和整理,大部分同学都是工作到凌晨一点以后才休息。经过8天,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和学习同学们基本上都进入了比较深入的工作状态。
城市设计学院空间设计专业 耿艺 程辰/文图
宣传部 吴琼/编
2015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