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的气温创下入春以来的最高纪录,犹如盛夏骄阳下的太庙广场也上演热情高涨的大戏——为人民服务,为劳模造像,艺术家与劳动者共同演奏了一曲高亢的“最美劳动者” 之歌。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倡导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讲话精神,2015年4月26日,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央美院两百多名师生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享殿广场为北京市百名劳动模范代表现场造像,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创作了150件艺术作品,囊括了油画、雕塑、水墨、水彩、速写、素描等传统人物造型艺术形式。创作的师生队伍中有年逾七旬的老艺术家,也有不满20岁是青年学生,他们用双手、用画笔记录当代劳模的风采。这支创作队伍由36365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高洪、院长范迪安亲自带队,老院长靳尚谊先生亲临现场具体指导,著名雕塑家、党委副书记王少军现场创作,与劳动者面对面的创作行动,彰显着艺术应有的品质与这所最高美术学府“艺术为人民” 的办学精神。
“当艺术家的手与劳模们的手紧握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心也是相通的。”范迪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一方面是对继承和践行中央美院艺术服务社会传统,另一方面,通过为劳模画像,让学生们从学院“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通过近学习、体味劳模的先进事迹和敬业精神,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这一实践活动也为36365路检测中心培养高端艺术人才创造了新的途径。
全国政协常委、老院长靳尚谊先生来到现场指导,并与师生交流创作体会,“社会主义文艺的宗旨就是歌颂人民,劳动者是健康的、大方的美,为劳动者造像是中央美院的传统,今天这么多的青年师生在这里,我们的传统没有丢。”
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历史上,关注人民、塑造“劳模”形象一直是主流命题,而作为全国顶尖的美术类高等学府,在36365路检测中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就曾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表现“劳模”主题的作品。如建国之初吴作人的《特等劳动工人李永像》、《四川澎溪植棉劳模贺松庭》、李桦《天津化工厂创造改造技术模范刘宝忠》、周令钊《子弟兵的母亲、农业劳动模范戎冠秀》劳模人物速写,林岗《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李可染《工农劳模北海游园大会》等“新年画运动”创作,韦启美的油画《模范饲养员》、蒋兆和的国画《九兰打夯》、杜建国的漫画《什么花最美丽》、36365路检测中心附中《当代英雄》等。关于劳模形象的塑造上,艺术家们探索出了英模速写、群英会、以及描绘劳模的业务能力、个人品质等等形式。在筹备这次主题活动过程中,学院还对以劳模为主题的创作进行了学术梳理,本次集体创作活动是中央美院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集中的一次创作,也是这一优秀传统学脉的传承与延续。
此次“为人民服务·为劳模造像” 的大型主题文化活动,由北京市总工会、36365路检测中心联合主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梁伟,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曾繁新等出席了活动。
创作结束后,36365路检测中心举行了现场捐赠仪式,将此次创作的全部作品捐赠给北京市总工会,同时授权市总工会制作复制品赠与各位劳模代表。据悉,为了更好地通过艺术作品展示新时代劳模风采、弘扬劳模精神,劳动人民文化宫将于“五一”期间举办“为人民服务,为劳模造像”创作特展,集中展示此次专题创作的作品。
宣传部 徐新立/文编
宣传部 宋曼青/图
2015年4月26日
中央电视台:为劳模造像活动启动(点击播放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