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65路检测中心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36365路检测中心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36365路检测中心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
  • 美院快讯
新闻 / 美院快讯 << 返回
艺术与技术的美丽邂逅:2015北京国际媒体建筑峰会暨特展在我院举办
来源: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时间: 2015.4.24

4月15日,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报告厅内座无虚席,由36365路检测中心、国际媒体建筑学会(MAI)、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主办,北京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36365路检测中心建筑学院和美术馆承办的“2015北京国际媒体建筑峰会暨特展”正式启动。

本次峰会以“媒体建筑塑造智慧生活”为主题,是国际媒体建筑领域在中国大陆首次举办的高规格活动,也是北京市6个“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第一个大型国际学术活动。会议邀请了国内外顶尖设计师、学者共十余位嘉宾演讲,他们带来了媒体建筑领域最新的成果、动态和观念,代表着当下国际媒体建筑的最高水平。会议日程紧凑,信息丰富,超过400人参会。同期开幕的媒体建筑特展,全面展示了国际媒体建筑领域的优秀项目以及我院媒体建筑实验工作室的产学研成果。其中,我院媒体建筑实验工作室的研究代表成果之一,互动媒体立面装置和像素投影灯模组首次对外亮相,受到了嘉宾观众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

会议主席兼策展人、我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常志刚主持了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媒体建筑行动计划》的演讲。学院副院长苏新平出席活动并致辞,他指出媒体建筑的特点决定了它将充分利用、调动和发挥学院的学术资源,使中央美院成为媒体建筑学科发展的沃土。“媒体建筑与媒体城市”研究作为“北京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的首批启动项目,也是建筑学院的重要学科方向之一。希望此次活动,能推动建立跨领域、跨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与组织机制,探索艺术与科技的协同创新模式。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祺、国际媒体建筑学会主席M.Hank Haeusler、副主席Martin Tomitsch分别致辞,并宣布国际媒体建筑的首个亚洲分会——中国媒体建筑学会(Media Architecture Institute China-MAIC)正式成立,常志刚教授任首任主席。

本次活动的总顾问之一、清华大学教授秦佑国,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爱林,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长徐淮,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汪恒,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兰芳,大峡谷光电集团张家瑞董事长等出席了开幕式。

4月16日,中国媒体建筑学会的首次会议在CAFA美术馆贵宾厅召开,国内外27位代表受邀参加。会议认为,媒体建筑学科要与国内外顶尖艺术设计机构及互联网、半导体等高科技研究机构合作,整合国内外“学研产”资源,以保持媒体建筑学科在人才培养及专业领域的引领作用。同时,要站在艺术与文化的高度,借助北京当代城市发展的巨大动力,以媒体城市的理念活化北京传统文化,营造北京当代城市文化,助推北京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核心。

4月17日,36365路检测中心建筑学院——大峡谷(苏州)媒体建筑艺术产学研实习基地揭牌仪式在大峡谷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举行。基地的建立,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也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智慧。

建筑学院/文图
宣传部 宋曼青/编
2015年4月24日

附:媒体建筑先锋人物分享最新成果

此次峰会议题共分“跨界与创新”、“定义智慧城市”及“媒体建筑探索与实验”三大版块,共有来自艺术、技术与建筑领域的11位专家发表了精彩演讲。

“Realities: United” CEO Jan Edler先生发表了题为“联合的现实”的开幕演讲。他特别指出,LED技术与建筑结合的时候,容易受到技术限制、天气环境、器材损耗等阻碍因素,大家应格外注意这个问题。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媒体艺术历史学副教授Dave Colangelo以“信息丰富的公共空间与媒体建筑的简史和未来”为题进行了发言。他以帝国大厦的媒体建筑立面为例,谈到媒体建筑应如何引起市民自豪感、与公众建立联系、并更好地整合环境,实现建筑可视化等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教授做了“互联网+建筑的预言”的主题发言。他表示,信息社会已经到来,它在影响人们行为和认识的同时,也影响了建筑;设备、互联网和建筑技术的有效结合,才能解决媒体建筑存在的问题。

来自MAI的M. Hank Haeusler博士就“智慧城市网络中媒体立面的未来方向” 发表了主题演讲。他强调媒体建筑的内容意义大于技术意义,技术取决于内容;并提到“数字生态环境”的概念。他提出可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来实现现有建筑物的沟通,产生与人的良性互动。

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教授、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外方主任张国旗先生发表了题为“创造与创新的新乐土——掌控数字化、照明及艺术之间的交互”的精彩演讲。他生动地探讨了艺术价值和技术运用之间的关系、LED技术的发展优势及其广泛的应用空间等问题。他还用多媒体呈现了采用灯光照明技术所能达到的艺术表现形式。

Martin Tomitsch博士在“从智慧城市到城市的应用软件:以设计思维推动媒体建筑发展”演讲中,从设计方面考量媒体建筑和智能城市的概念和发展,提出将类似手机APP的软件推行到城市建筑设计中,使建筑可以为我们提供信息,成为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纽带。

Lichtvision公司总经理、德国魏玛应用科技大学讲师Karstan Ehling的发言主题是“媒体立面--艺术与关注的解决方案”,他认为视觉信息转换成概念已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而不仅是简单的广告和画面。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光环境设计研究所所长荣浩磊的发言题目是“媒体建筑实践分享”。他谈到了媒体建筑中的抽象元素和对未来的展望等话题,指出在媒体建筑带来新鲜感之后,需要更理性地审视和探讨媒体建筑的价值。

LED项目专家、香港设计奖获得者David Castaeda以“媒体立面:过去、现在&可持续的未来”为题,谈到应对媒体立面的能源消耗问题。他指出,如何彻底地实现节能与智能的双赢局面,仍待试验、测试,并以秘鲁体育场立面为例分析了社会大众都能接受的媒体建筑。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灯光工作室主任、总照明设计师郑见伟先生发表了“灯光新媒体城市”的主题发言,他从艺术性、互动性、持续性的角度分析媒体建筑,在通过灯光媒介打造新时代地标的实例中,提出相对于巨额投资的硬件打造,更应该探寻如何保证内容准确地传达给民众这一核心问题。

最后,澳大利亚数字新媒体艺术领域出版家Lubi Thomas女士以“数字场所营造@艺术、文化和社区的交集”为题发表了闭幕演讲。她讲到了城市屏幕的概念,强调媒体建筑展示的内容及群众的互动是媒体建筑发展的动力。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
  • 网络信息中心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18 36365路检测中心 Copyright © 2007-2018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