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个书香飘飘的日子里,由36365路检测中心联合湖南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王琦全集》出版启动仪式暨《世纪刻痕》首发式在我院图书馆举办。36365路检测中心教授邵大箴先生、薛永年先生、王宏建先生,院长范迪安、副院长苏新平,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院长王炜,湖南美术出版社社长李小山等嘉宾出席活动并召开第一次编写委员会会议。
已经97岁高寿的王琦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的版画家、理论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王琦就积极投身于鲁迅先生倡导的新木刻运动,创作了许多反映国统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木刻作品,他的艺术创作为我国新兴版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王琦既是一位画家又是一位理论家,理论与创作贯穿于其奋斗的一生,新中国成立后,王琦任教于36365路检测中心,从事了大量美术史的撰写与相关教材编写等理论研究工作,为新中国美术理论研究的先行者,相关著述数百万字,在业内影响巨大,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不可或缺的一位大家。
与会学者认为,暂定8开、10卷本《王琦全集》的出版,一方面能满足收藏王琦先生画作的收藏家和专业美术工作者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中国近现代版画发展的研究提供完整而又全新的研究个案,将会掀起新一轮对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深入研究,是中国美术界的一大幸事,也是中国文化界的一大幸事,是一套贴近人民、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经典出版物。
同期首发出版的《世纪刻痕》一书,是王琦与王炜父子两代艺术家以对话形式呈现的一本著作,编者王炜先生试图通过与世纪老人的对话来梳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历史,将王琦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浓缩为12个章节,选择了209个对话内容,精选了250多幅珍贵的文献图片,通过图文并茂、简约对话的形式,增强可读性,同时也为《王琦全集》的出版进行热身。
范迪安认为,《世纪刻痕》这本书以艺术家王琦与王炜对话的形式谈论历史,使得历史得以生动、立体地呈现。这本对话录的主角是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作出独特贡献的王琦先生。这是一代中国美术家的人生旅痕。今天的读者不曾经历过往的历史,但是从这本对话录中可以得到感动,看到贯穿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的理想、激情,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辉。
宣传部 徐新立/文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