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美院春季写生再次开始,也意味着我们的记忆里即将再次添加数不尽的美好记忆,我很高兴它总是发生在这个美丽的季节,让本来就美丽的东西变得更加光彩耀人。我们一行十八个同学来到了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进行了一次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小岗村村民进行其审美调查并且为村民们拍摄照片并赠送给给他们。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我们分成了三个小分队,在每一个小分队中,大家各司其职:拍照、录音、录像、信息记录,以及两位采访主力。对于整个一个团队,有人负责后勤、有人负责打印村民照片、还有人专门负责账目管理,让大家也体验了团队合作的工作方法。
我们的带队教师是邬建安、汪东升陈明强三位老师。在出发之前,老师们带领大家不仅做了非常周全的物质准备,为了在小岗村能够进行高效率高成功率的调查,我们还提前在北京就做了采访试验,以增加我们的工作经验。
《中国公众家庭审美调查》是实验艺术学院本科二年级的一门专业课程,,这门课在实验艺术学院已经开设了十年了,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中国家庭的审美信息。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庞大的公众审美信息库,这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在小岗村,我们要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调查完村里集中居住的全部住户,这工作量着实不小,于是解决办法就只剩“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了。在工作过程中,明白自己是做什么的和明白其他人是做什么的非常重要,因为只做好本职工作远远不够,我们在各司其职的前提下,互相的工作内容一定要做到有交叉,负责采访的同学可能思路断掉了或者走神了一下,那么做其他工作的人就要马上圆场,不要让气氛冷下来。道理相同,录音的同学在保证音频质量的同时,也应该去检查信息记录的同学有没有落下的信息,然后把这些问题补充一下,去询问这些问题。
在调查的人家总数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大概就可以总结出一些这些村民的普遍审美喜好,这从他们家里面相似形状的家具,家庭装修,以至于穿衣打扮中都能找到线索,这些线索是很有意义的,搞艺术的人对公众的审美有一个大致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这并不是小众与大众的审美取向差别,而是在艺术作品推向公众的时候,我们会对受众群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
在我们走访期间,村民的热情是我们预料之外的。他们非常纯朴,会很热情的向我们展示属于他们的世界,喜欢书法的会拿出自己的作品来给我们看,种石榴的会滔滔不绝的给我们讲两个小时的有关石榴的内容,有的还甚至留我们吃饭。当我们把打印好并且过胶后的照片送到他们手里的时候,他们高兴的神情令我终身难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心觉得世间的善意有那么多,只要我们以善意待人,那么我们也将会收到善意的反馈。
学生 施奇/文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