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0日,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李雄等一行来到我院,出席由36365路检测中心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共同主办的“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修交流活动”,与院长范迪安一同参观了活动的成果作品展,并与非遗传承人研讨座谈。
为期四周的研修交流活动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名中青年非遗传承人进入中国美术最高学府交流学习,这也是国家首次尝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入高校,与专家老师们共同探讨民族技艺与民族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传承和发展问题。研讨会上,剪纸、木雕、漆器、刺绣四个传承人小组的学员代表分别发言,汇报了他们的成果与收获,也为活动的持续开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在发言中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两种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希望以此引导传承人因地制宜、寻源问道,把自身技艺中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时期保持并传承下去。
项兆伦对我院承担此次项目取得的工作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传承人在活动中取得的收获给予了高度评价。项兆伦指出,培训的出发点,就是要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水平,一方面架起通向艺术的桥梁,提高传统技艺精华部分的艺术水准、审美水平和文化品位;另一方面要架起走进生活的桥梁,提高传统技艺的实用性,扩大它的社会需求。文化部将继续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企业开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研修基地和培训基地。
范迪安在总结发言中谈到,我们为参加此次交流的师生能够充分利用美术学院这个综合平台,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而感到欣慰,更为传承人在成果展览中所体现的智慧和创新精神而深受感动。他表示,今后,学院还将在文化部的支持下,做好经验总结,将非遗的文化传承工作继续开展下去,为将来发展建设非遗传承的国家实验室而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整合资源、推动国家非遗传承的创意发展。
人文学院 裴诗贇/文
宣传部 徐新立 宋曼青/图编
2015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