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日,党委书记高洪、院长范迪安以谈心的方式与200多位中青年教师会商,深入探讨中青年教师在美院迎接百年校庆的历史性时刻,如何规划自己的学术事业,与美院共同发展,强调美院学术的宽度、厚度、高度寄期望于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36365路检测中心全力推动、保障、支持中青年教师成长,希望每一位教师制定出与学校百年目标同步的发展规划,共同撑起百年美院的艺术殿堂。
高洪强调,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中央美院最重要的战略性任务之一。美院是孕育大师、创造经典、培养人才之地。中青年教师要心存忧患意识,将美院精神薪火相传,开创未来。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高峰恰恰是在艰苦中催生的,希望中青年教师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与自己较劲,做好自己的发展规划。他要求,各院系与每个中青年教师也要有一个会商,共同完善每个人的发展规划,把学校对中青年教师的关心送到每个教师的心上。
高洪指出,教师发展方向的核心是发展优势、发挥潜能。由此他提出三点希望与要求:一是要胸怀大志向。大志向不在于得到“教授”头衔,而在于成长为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和有思想的艺术教育家,将多年的艺术积淀发酵,贡献人类文明。二是要参与到历史进程中来,敏锐发觉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找出新的艺术语汇来表达,这是美院教师应有的历史责任。三是希望大家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美院教师要把握难得的时代机遇,树立与国家文化建设相一致的艺术理想。
范迪安强调,学校党政班子非常重视且深入思考中青年教师的发展,期望与大家达成思想的共识、情感的默契、文化精神的认同。范迪安讲述了美院历史发展历程中,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追求与深度思考,他提出,中国时代变革中的丰富性、多维性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在这样的历史机遇面前,作为整体,美院的发力还不够,作品的深度和强度还不够鲜明,如何在知识新层的平台上进行艺术语言形态的超越,是美院需要正视的问题。因此他提倡,不要成为当代中国美术建构中“打零工”的人,不要只对“学术剩余物”抱有兴趣,而是要做建构性、开创性的工作,更多思考价值源生长的可能性。
范迪安鼓励广大教师一要从课题角度更好规划自己近几年的创作研究,前提是做好学术史分析,找准艺术史、学术史坐标;二是更多思考创作研究的方法,讲求学理,使之从遮蔽走向澄明状态,要归纳自己的学术档案,将经验研究与最新体验结合起来。从学术史和自我学术档案两方面来明晰自己的发展趋向。
会上,人事处处长金日龙就职称评审工作政策及改革进行了解读。
人事处 傅怡静 刘士滢/文图
宣传部 宋曼青/编
201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