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揭晓,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文学等12个学科204项优秀成果获奖。我院潘公凯教授专著《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获艺术学•新闻传播学类一等奖。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是潘公凯教授带领十几位博士研究生,历时十余年进行理论建构的重大学术课题。2006至2012年间,在香港、上海等地召开了九次学术研讨会,在哲学思想、文化艺术领域跨学科引起了极大反响。课题立足于中国经验提出合乎切身发展需要的理论构想,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美术历程及其中涌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将“自觉”看成是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标志。在此基础上展开对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系统的梳理,并把“传统主义”、“融合主义”、“大众主义”和“西方主义”策略下的实践,理解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术形态。给20 世纪中国美术做出了明确的现代性定位,实现了为中国现代美术正名的学术目标。2012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现代性与中国文化自主性》、《自觉与中国现代性的探寻》三本论文集,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图鉴》正式面世。
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受理的参评成果是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表的研究成果,或在此期间向实际工作部门提交的研究咨询报告。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鼓励社科工作者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学术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多出精品力作和服务首都发展。
宣传部 吴琼/整理
宣传部/编
201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