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7日,中国画学院教授刘庆和个展“白话”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此次展览由北京画院和中央美院共同主办,批评家吴洪亮策划。展览通过100多幅精致的水墨作品,试图呈现大时代中艺术家自己的“成长史”。
与以往注重展览宏观场面和当代性的方式不同,刘庆和这次的作品集中展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一个家庭的生存兴衰。在这些精美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老人和一个少年在世纪的时间长度里,各自以自己的方式所走过的足迹,如同记忆长度的横截面,回望在裸露的鲜活面前。作品中所体察到的、表现出的以及隐喻在其中的含义,让观者感受到一个小小的家庭与动荡的社会,个人的下意识保护和集体的冲动、亢奋之间的痛楚和无奈。通过与自己父亲的对话,刘庆和试图在一个历史见证人的身上找到答案。然而,时间却把历史洗刷的痕迹模糊。所学习、积累或者养成的历史判断模式,在时间和语言不详甚至带有过多个人情怀的描述面前,几近颠覆,轨迹越加含混不清。忽视或放大、拾起或丢弃,记忆的碎片大多储存在个人的偏执里。失落中的意外收获,有意义的人生和无意义的人生与生命延续的现实,在没有态度和立场的“白话”当中娓娓道出。
刘庆和以他熟悉的连环画叙述方式,直白又不失天津人幽默的口气,道出了一个世纪里一个小人物及其家庭的平常事,带给听众的却是无尽的回味,引发观者对人、生命和社会历史产生新的思考。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29日。
宣传部 宋曼青/整理
宣传部/编
2014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