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751板块的重要部分,9月26日,由我院建筑学院主办的《“黔”途——贵州兴义万峰林文化谷集群设计》、《土楼七解》、《演——北京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当代性研究展》系列展亮相751动力广场。三个展览由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教授总策划,展期为9月26日至10月3日。
三个展览各有主题,但之间也存在着隐性关联和方法互补,是实验性教学在不同年级、阶段的具体呈现。《“黔”途——贵州兴义万峰林文化谷集群设计》由吕品晶、史洋策划,展示了建筑学院第4工作室2014年的毕业设计。展览以快速城镇化发展为背景,以集群设计为手段,探讨城市在急速扩张中,建筑如何介入自然生态环境,建构城市人文生态与文化形象的观念与方法;《土楼七解》由何崴、刘斯雍策划,展览以闽南地区传统民居“土楼”为研究对象,以当代的视角去观察、解析、转义土楼;《演——北京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当代性研究展》由何崴策划,其关键词“演”传达了演绎、演变之意,是研究者对北京旧城传统城市空间在当代生活何去何从的解答。
三个展览以如何在当代语境下看待地域空间、地域建筑、地域文化的命题为切入点,关注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传统习俗与当代生活、全球化与地域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学院近年来透过教学,对城乡结合地带、地域建筑、旧城空间等领域中对上述命题的实验性研究。
9月27日,展览现场还举办了学术研讨会,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Karl Otto Ellefsen,北京大学教授王昀,著名建筑评论家、策展人方振宁,著名设计师吴桦、吴钢、吴文一、车飞、蒋培铭、宋涛,学院教务处处长王晓琳,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副院长程启明以及多位建筑学院教师等参加了研讨会。
建筑学院/文图
宣传部 宋曼青/编
2014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