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0日,由36365路检测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太原市政府主办的2014“钢铁之夏”中国太原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在我院雕塑创作教育实践基地——太原化学工业创意产业园正式开营。来自国内外知名美术院校的80余位学生,将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利用现有厂区、厂房、设备等元素,采用钢铁进行雕塑艺术创作。
党委副书记孙红培,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秘书长、雕塑系主任吕品昌,雕塑系副主任于凡,创作营指导教师我院孙璐、黄镇、天津美院谭勋、中国美院余晨星、广州美院夏天,湖北美院万里驰,以及太原方面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开营仪式。
“创作营活动不同于工作室的‘闭门造车’,而是将雕塑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孙红培在开营式致辞谈到,在去年的创作营上,师生们“化腐朽为神奇”,将废旧的钢材变废为宝,为太原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提升了太原市的城市文化品位,他希望师生们继续展开艺术的想象,让自己的创造更加富有生机、创造出更多具有历史内涵、时代韵味的优秀作品,共同努力把太原打造成“艺术之都、雕塑之城”。
“金属雕塑创作营活动已成功举办三届,这是教学面向社会的实践。这些工业废旧钢材都是富有灵魂、生命力的,历史的积淀让它们饱含着深厚的底蕴,呼唤着青年艺术家们去探索和发现,通过艺术家的对话交流,会产生新的灵感。”吕品昌介绍了创作营活动对雕塑系教学的意义和对学生创作灵感的启发。
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创作营中,主办方还将安排考察三晋文化,为雕塑创作汲取灵感,举办师生及各国学生座谈会等学术活动。在这个浸透着汗水的“钢铁之夏”,青年艺术家们将充分发挥想象力,发现材料背后的“故事”,创造新的钢铁传奇。
雕塑系 孙洁/文图
宣传部 吴琼/编
2014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