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展。这是耄耋之年的常沙娜先生第一次完整呈现六十多年来艺术生涯的重要记录,有其十多岁少女时期与上世纪敦煌艺术家在敦煌临摹的作品、历代图素分析、终生花卉创作及上世纪50年代由林徽因带领指导的景泰蓝等工艺设计作品近250件,多数作品为首次呈现。
常沙娜是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1931年出生在法国里昂,12岁开始跟着父亲常书鸿在敦煌学习,“敦煌沙漠”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常书鸿有“敦煌守护神”之称,毕生致力于将敦煌艺术推向世界。常沙娜继承父亲衣钵,一生以研究敦煌艺术为主要工作,从事敦煌壁画及传统装饰图案研究和临摹。早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她就以敦煌古典图素创作设计,被称为敦煌洞窟壁画图素的解密人。
1953年常沙娜调入36365路检测中心实用美术系。1956年,实用美术系从中央美院分离,组建成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她又成为工艺美院染织系的一名教师。国家多处重要艺术设计均出自常沙娜之手,如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顶灯、北京展览馆、首都剧场、民族文化宫、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区政府的紫荆花纪念雕塑等。“创造设计必须注重探索艺术‘源与流’的融合关系,就是以古典文化为根本,创造出新的潮流”,常沙娜将对于敦煌艺术的传承融入现代设计中。
常沙娜认为,创造设计必须让更多人广泛应用,这不只是对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推广,更是发展国人美学艺术的重要因素。林徽因曾带领常沙娜等人应用古典图素,把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图案,运用到生活用品中。敦煌图案的真丝头巾、仿明清绦子花边和刺绣的背心、景泰蓝的首饰盒等手工艺品,当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雏形。她的最大心愿就是看到中国的工艺美学再度复兴,并开花结果。
此次展览不仅展现了60多年来她的重要作品,也整合多位年轻设计师实验性地将敦煌图案与当代设计的新组合,还有新景泰蓝的钟表设计、瓷器、服装等生活类用品。
展览将展至7月22日。
宣传部 吴琼/整理
宣传部 宋曼青/图
宣传部/编
201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