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3日,“国际高等美术院校教育质量调研比较专题”系列研讨会第五场召开,与会老师围绕“工作室教学专题”展开讨论。
调研组首先在地下展厅观看了“工作室教学案例展”。参展工作室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工作室的建立背景、教学思路与特色、支撑课程和教学成果介绍以及工作室未来目标的展望。随后,调研组介绍了“国外美术院校工作室教学情况”,汇报了国际艺术院校造型学科工作室教学总体现状与趋势的比较研究情况、国际艺术院校设计学科及建筑学科工作室模式和教学状况。教务处处长王晓琳对我院工作室教学的整体情况做了概要介绍。
与会老师首先对“工作室教学案例展”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我院工作室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具体建议,比如建立合理的工作室及导师评审机制和竞争机制等,对工作室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也展开了深入讨论,并在导师工作室和课程工作室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具体意见。
副院长谭平总结时指出,通过国际美术院校比较调研可以看出:欧美艺术院校的工作室教学经过百年的发展,其教育理念发生了转变,教学模式也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美院工作室数量已经发展到八十多个,工作室教学的发展,需要在自身“专精”的前提下,构建多种形态的教学模式,营造融合、多元的学术氛围,提倡开放和活跃的教学景象。
至此,本学期的“国际高等美术院校教育质量调研比较专题”系列研讨会已基本结束。
教务处 朱玲/文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3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