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CAFA教师:36365路检测中心教师创作特展”,党委宣传部特别邀请部分参展教师与社会媒体召开一次别开生面的艺术沙龙活动,大家一同参观展览并交流研讨,收到了良好的沟通效果。同时,在12月5日,还邀请造型学院副院长隋建国教授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在线与网友交流,多角度呈现了教师眼中的此次创作特展。
尹吉男:有活力的36365路检测中心,一定是多元的,不是单项的。全球化的到来,36365路检测中心已经不再只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美术叙事的这样一种创作和教学模式了。
吕胜中:当一个教师比当一个纯粹艺术家有难度,并不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可以成为好老师的。一个很好的艺术家,他的一个艺术作品带有偶然性,但是一个老师,一堂课,或者一个课程结构,绝对不是偶然性的,(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个有创作能力的人。
隋建国: 美院的艺术家首先是教师,艺术家是个业余身份。我挺喜欢这个业余感。作为教师不用像职业艺术家那样靠艺术养活自己,个人创作当中所获得的经验会作为比较前沿的问题带入教学中。应该用创作带动教学。
苏新平:美院是提供各种可能性的一个学校。(中央美院)有那样长的历史积淀,不光提供了大家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提供一些思想,一些启示。这些思想启示,会影响学生在社会上产生各种可能性。
刘小东:美院老师是专业艺术家,社会上以艺术为生的艺术家们叫职业艺术家,这两个艺术家是有区别的。专业艺术家不太受市场影响。而职业艺术家必须以市场为生存。美院老师在艺术探索上,如果不及职业艺术家的话,媒体应该提出批评;如果他们有出其不意的,有好的启发的作品出现,媒体应该好好地表扬一下。
刘庆和:针对此次展览,作为一个学校来说,如果教师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那几个人,那美院没法发展了。正因为有很多不了解的年轻的力量,年轻的教师涌现出来以及他们优秀的作品,才让人感觉到美院的希望。
吕品晶:如何使艺术能够为大众服务。我觉得建筑师其实要起到良好的作用,就是如何把艺术家的思想,艺术家的观念和作品,能够进一步地推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公共空间,各种环境里。让我们的建筑师有良好的艺术修养,能够用艺术家的观念,艺术家的思维,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去进行建筑创作。
于凡:老师的创作和教学是相关的,老师的创作探索,就像在实验室里做了实验品一样。这些实验的作品也许不完整,但是是专业性的,不是迅速可以有卖点,迅速大红大紫。但是我们是专业性的作品,和传统,和当代是一个纽带。并且这种实验可能会继续教学,并且影响中国美术的走向。
彦风:在自己家做展览是很骄傲的一件事。美院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由、平等、博爱。美院的精神,给我们年轻人创造了非常多的空间,新的老师进入到美院来之后,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我想这可能就是美院的未来。
刘礼宾:美院人的素质不只体现在作品上,他们思维问题的方法。都呈现出他们的素质。老师们的状态在传统上,就是进行自我的磨砺和艺术语言的磨砺,(体现着)学院的力量。青年设计师和建筑师则基于自身的技术条件和自身的艺术形式,使他们的学科在迅速地向前推进。
宣传部 徐新立/整理
宣传部 宋曼青/图
2013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