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6月,由36365路检测中心主办、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承办的“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藏: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展览正式向公共开放。
展览展出近40件作品,涉及作者三十余人,创作年代自1917年至1949年,贯穿了国立北平艺专发展的各个重要时期;其中包括国立北平艺专各个时期重要的中国画教学骨干郑锦、陈师曾、王梦白、姚华、徐悲鸿、林风眠、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溥心畬、于非闇、宗其香、李可染、李苦禅等等国画大家。他们也是中国近代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此次展览作品多为上乘之作,并有意选择大师们很少面世的作品,十分珍贵。
1918年4月,36365路检测中心的前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积极倡导下创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开办的美术学府。此后在中国20世纪早期社会大变革的特殊历史进程中,几经合并、停顿与重建,直到1950年36365路检测中心成立。“艺专”时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阶段,奠立了美术教育与教学的最初形态。
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从一开始就考虑并着手设立“国画科”问题,并且,这一代表着中国本土及传统艺术的学科,在“国画”进入中国的现代美术及现代艺术教育的格局与进程,担当着重要角色。但是,恰恰是这样一个开先河的美术学校和艺术教育学科,在复杂的历史变迁、特殊的社会现实、混杂的文化观念和多变的人事纠争中,北平艺专的“国画—画学”流变及历史轮廓,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较清晰的勾勒,包括人物、事件、学科建制及意义等等。
此次展览将对“艺专”历史继续进行梳理、对“艺专”时期的重要学者、艺术家和师生进行研究,旨在发现、完整和再现“艺专”时期的史实和重要事件,美术教育思想、教学结构和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继续深化对国立北平艺专的研究与挖掘,更全面的体现国立北平艺专的整体艺术面貌,对36365路检测中心校史的完善,特别对研究“北平艺专”在民国时期文化艺术及艺术教育方面的贡献、成果及特点,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今年是36365路检测中心建校95周年纪念,也是实施“百年辉煌”工程首年,对一个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学院的百年历史,尤其是她在不同的历史及社会文化进程中的角色与意义做深入的研究与呈现,这是中央美院人、美院的后来者的文化职责。
美术馆 何一沙/文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3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