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打造美术创作的高端学术品牌是我院实施“百年辉煌”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广大教职工凝心聚力搞创作、做研究,推动学院科研创作活动的进一步繁荣是打造高端学术品牌的必经之路。为全面摸清我院教职工创作研究活动的现状并深入了解教职工在创作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我院开展教职工专业活动调查,旨在为探索相关体制机制创新奠定基础,进一步激发全院教职工开展专业活动与学术探索的热情。
本次调查围绕我院教职工“创作研究活动现状”、“在艺术上最想做的事”以及“在创作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三个中心问题展开重点调研。调查以问卷的方式进行,通过校园平台和短信两种方式向全院教职工发布,以电子邮件和短信两种方式进行问卷反馈回收。调查开展期间得到了学院广大教职工的踊跃反馈,共收到来自各院系、附中以及管理教辅部门问卷反馈110份。
此调查是对我院科研创作活动风貌以及教职工创作研究工作状态的一次全面了解,调查显示我院教职工在艺术创作、研究理念上具有强烈的创新探索与跨界多元化趋向,在艺术创作、研究题材中对当前社会现实及中国传统文化现状问题高度关注,充分反映出我院教职工面向时代、面向社会的时代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此外,此调查也着重关注调研我院教职工在创作研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广大教职工反映比较普遍的创作研究与市场对接,教学、行政与创作研究活动关系协调等问题将为学院推动相关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有效参考。在关注自身创作研究工作的同时,广大教职工心系教学、学科、学院发展,在问卷反馈中就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学科发展、学院建设积极献计献策。
教职工是科研创作活动的重要主体,激发教职工进行创作研究活动的积极性,为教职工进行创作研究活动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是促进我院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活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次调研以“调查现状、了解问题”为重点,通过对我院教职工的创作研究活动进行全面梳理总结,促进营造学术创作氛围以及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助力实现“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美术学院”的发展战略目标。
调研反馈摘录
陆亮:我希望对待经典有一个现代人的取用态度。并非一味向往膜拜也不是简单地借用古典形式,经典的延续在我更像是体会世界的一种方式,一种笨拙却可靠密实的方式。我希望我的作品有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立场和担当。
康剑飞:学院未来的培养方向我想不应该仅仅是艺术家,而是具有艺术家气质的能给社会提供具体服务的人才。从我1993年上大学到今天20年我第一次接到这样的调查问卷,所以我第一时间认真回复,也是对科研办具体工作的响应,谢谢,希望美院越来越好。
王长兴:艺术绝不止名不名,卖多少钱的问题。美院作为一个典型人群的集体,应基于祖国文化战略性思考,发挥引导和助力作用。
强勇:结合艺术发展的独特规律(其中需要老中青传帮带,同时三个年龄段中要有出类拔萃的领衔人物,这是艺术领域的规律之一),成立为教师特别中青年教师创作、办展的激励机制或基金组织。
何崴:希望组织建筑学院中青年教师学术交流活动,增进学术气氛、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共建教师学术交流的平台。建议从学校层面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孵化基金”,鼓励青年教师从事相关学术活动。
文韬:在艺术上最想做的是深化美术史的研究,把它真正带入中国学术视野的中心;拓宽美术史的研究,让它与文化、思想、社会广泛勾连,变得深入且生动;把文献的系统和图像的系统连接起来,让画家和学者能够互补和共享。
科研办 胡晓君/文
宣传部 宋曼青/编
201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