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有源头天水来——雕塑系二年级下乡小分队写生侧记①
下乡团队:雕塑二年级
写生地点: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
写生日历:第15天
4月22日下午约好与雕塑系二年级下乡小分队在天水火车站回合,我,先行一步抵达,等待着雕塑系二年级下乡小分队的到来。之前他们已经辗转15天,历经3000多公里的写生旅程,从徒涉洛阳龙门窟,到春日看尽长安花,方才揽胜莫高窟,又即将抵达历史古都天水。从中原河洛到陇西文脉,他们一路亲历者美丽中国山河,追溯着中华艺术瑰宝兴致踏来。
火车晚点到达,虽是已经磨砺过西北日晒风沙,但同学们脸上那份青春自信和行李中的画具,还是很容易把美院师生从行色匆匆的旅客中分辨出来。带队的是曹晖、李铁伟两位老师。
作为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天水市境内气候宜人,清晨刚刚淋漓的小雨更让素有西北“小江南”的轩辕故里幽青莹然。刚刚在敦煌饱尝沙漠干燥的学生们,能在塞外之地的天水呼吸到清澈湿润的空气,惊喜不已。满眼的山川绿景另大家不禁感慨,唯有这水土风侯方是伏羲女娲故里和中华文明发源之地。
公交车抵达距离麦积山石窟5公里的汉唐陶艺苑,这里已经不再是早年带队下乡的李铁伟老师印象中的简陋农舍,昔日的大被抵足同眠已经是干净舒适的旅社标间。原本旅游旺季200多元的房间给出了20元位的“艺术亲情价”。在班长的组织下,同学们轻车熟路的快速完成了住宿组合和房间分配。从莫高窟一路夜车行来的疲劳还来不及释放,早有三五位敏锐的“学霸”打听到陶艺苑后面就是美院雕塑系挂牌的实习基地。简单晚餐过后,大家抓紧日落前的宝贵时光,相约着一同考察基地陈列的麦积山雕塑陈列,为明天的写生积累知识做功课。三千里路云和月,同学们虽然都略泛疲惫,但是一路“接地气”相伴前行,共同体会着艺术青年的乐与路,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艺术的源头在于生活,在于亲历。对于即将到来的麦积山石窟写生临摹,同学们充满着憧憬与期待。
宣传部 徐新立/文
雕塑系 曹晖/图
宣传部 吴琼/编
2013年4月24日
西安碑林博物馆内仔细观察的同学
西安碑林博物馆内仔细观察的同学
正在西安水陆庵内临摹的同学
张掖丹霞地貌写生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