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 学院“国际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质量比较”调研项目院系主任专场研讨会在电教学术报告厅举行。各院系主任围绕调研项目展开热烈讨论。党委书记高洪、副院长谭平出席了座谈会。
谭平副院长主持座谈会,他表示,此次调研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与国际高等美术院校的办学模式进行比对,以进一步明确学院的自身定位,做好未来发展规划,打造高水平的百年美院。教务处处长王晓琳对调研项目进展及调研提纲的出台做了概括性介绍。
赴美国考察调研组组长、油画系副主任孙逊,考察组成员实验艺术系教师邬建安、设计学院教师吴帆分别从不同院校、不同角度对调研情况做了介绍。孙逊认为,各院校不同的专业设立反映了不同的教学思路及对课程的不同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将理论需要和实际需求相结合来看。邬建安表示,跨学科是国外艺术院校的一大特色,而如何通过跨学科课程设置,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个性化教学才是研究的重点。吴帆提出,因地制宜的个性化课程设置是外国艺术院校的成功之因,应成为我们重点调研的内容之一。
随后,各院系主任结合自身经验畅所欲言,对调研项目提出了诸多意见与建议。实验艺术系主任吕胜中表示,要警惕“跨学科”的概念。跨界不是改行,而是通过调动其他资源更好地为自己在做的事情服务。他认为,学院应结合我国现阶段发展情况以及社会真正需求明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要兼顾自身历史发展中积累的经验,在对西方成果的欣赏与质疑中取得自我突破,从而找到自己的立场,不能盲从。壁画系副主任王颖生谈到,要寻找引导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提高毕业生的生存能力,使毕业生保持创作活力。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表示,西方院校的光鲜外表下也存在一定问题,我们需要了解的是适用于自身的管理体制。建议对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考察,顺瓜摸藤,反思并改善教学制度。建筑学院副院长傅祎谈到,调研的重点不在于聚焦外国院校具体的操作方法,而在于摸清该方法的产生之由。面对当下知识碎片化的趋势,当务之急是夯实自身基础。设计学院副院长宋协伟在发言中谈到,应当从现代社会的生存发展方式出发,使学院教育方式与时俱进。调研不仅要严谨精细地考察学科构建,更要目光长远地研究其他院校的发展战略。学院建设当以未来发展为首要问题,随之再解决如何提高素质教育、学科设置等具体问题。
高洪书记做总结讲话。他指出,此次“国际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质量比较”调研项目,是借学院走向百年契机,集思广益,找准方位,促美院在现有良好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他强调,通过比较调研,要抓住美院不变的灵魂支撑;要在招生、教学、人才培养系列流程中整合教育资源,使各个环节在培养高水平艺术人才的目标下灵活调整,形成动态机制,确保学院毕业生的高质量;各院系之间要协调一致,团结合作,齐心共创百年辉煌美院。
4月10日, 学院“国际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质量比较”调研项目院系主任专场研讨会在电教学术报告厅举行
人文学院 刘然/文
宣传部 宋曼青/图编
2013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