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65路检测中心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36365路检测中心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36365路检测中心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
  • 美院快讯
新闻 / 美院快讯 << 返回
另一种现代性?“潘公凯——弥散与生成”美院专场讲座举行
来源: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时间: 2013.3.25

2013年3月21日晚,由36365路检测中心院长潘公凯,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汉斯•贝尔廷,歌德学院前院长米歇尔•康•阿克曼主讲的“另一种现代性?”讲座,在我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贝尔廷教授在参观我院美术馆和教学工作后表示,无论从建筑、艺术创作和文化氛围来看,36365路检测中心都令他印象深刻。此行来中国,他发现广大读者对他的著作《艺术史的终结?》存在误读现象,在演讲中希望予以澄清。面对常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相混淆的情况,他提出两本书的关键词不同,分别为“艺术史”和“艺术”,并且他从不认同艺术终结论。贝尔廷教授谈道,艺术史是一种“叙述”,是对我们思考、谈论艺术方式的总结。他的“艺术史终结”论源于对艺术史学科所传达的线性、进步地艺术史观和其具有的普世性特点的怀疑。贝尔廷教授认为,丹托的“艺术终结”是指传统艺术的终结,而在全球化的当下,艺术和艺术史走到了艺术的关键点,具有更多可能性,他邀请中国同行加入讨论对艺术概念进行界定。

阿克曼先生则结合三次到中国的经历谈论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看法。他认同潘公凯教授在《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中的观点,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艺术创作都以“救国”为出发点。自八十年代后艺术开始转变,从革命现实主义关怀到对艺术家自身的观照。这时有两个重要现象:一是中国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传统,这不仅体现在艺术领域,也存在于中国所有文化领域中;二是中国开始发展自己的艺术市场,并以惊人的速度市场化。同时阿克曼先生指出,如今在中国谈论“现代化”或“现代性”时,必须要结合中国的社会语境。

潘公凯教授认为贝尔廷教授和阿克曼先生谈到的核心词汇都是“叙事”,这在以往艺术史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在历史发展中,人要以叙事框架来理解历史,但以往叙事都有局限性和相对性。“在传统线性叙事走向终结时,新的可能性如何开启,未来是否需要并建构一个整一叙事”,这是三位演讲者在思考的问题。潘公凯教授认为当代文化和艺术的趋势是走向平面化、碎片化、匀质化,可称之为“弥散”,但作为艺术创作者和研究者,应在全球化弥散景观的困惑中有所“生成”。

学生 赵晶/文 
宣传部/图 
宣传部 吴琼/编 
2013年3月25日 


“另一种现代性?”讲座现场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
  • 网络信息中心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18 36365路检测中心 Copyright © 2007-2018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