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65路检测中心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36365路检测中心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36365路检测中心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
  • 美院快讯
新闻 / 美院快讯 << 返回
“潘公凯——弥散与生成”国际专场研讨会举行
来源: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时间: 2013.3.19

2013年3月16日至17日,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与国内知名教授、策展人、艺术家、主编15人同聚北京今日美术馆,围绕“潘公凯——弥散与生成”展览展开研讨。研讨会共设三个议题:“现代性与自觉”、“水墨艺术的当代呈现”、“跨界实验与艺术空间”,分别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哈佛大学亚洲艺术洛克菲勒讲席教授汪悦进,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沈揆一教授主持。

传统的开放性运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教授谈及观展感受,第一印象是作品体现出“开放的传统”,即在具备深厚传统功力的同时兼具新形式,反映了潘公凯教授的创作与中国传统及西方当代创作皆有对话。中国艺术研究院水天中研究员称赞潘公凯教授创作的水墨荷花,重新吸引并感动了现代人,展现出“传统笔墨在现代生长发展的能力”。沈揆一教授对《中国现代艺术之路》中采用的挑战与回应视角表示赞同,并强调潘公凯教授使用“自觉”意在说明中国面对西方挑战的态度是主动选择,由于面临西方挑战的问题存在于所有非西方国家,因此“我们也应重新审视日本美术,有助于中国认识到自身的创造性”。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艺术史教授安雅兰女士指出,潘公凯教授的作品《写西湖中所见》采用中国传统水墨形式的同时,还以影像记录了这一绘画过程,“有助于外国人理解中国绘画如何创作”。

水墨的核心与未来
水墨问题是与会专家研讨的聚焦点,对于这个老问题,发言者纷纷提出自己的认识与建议。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锋教授认为,笔墨的核心在于意义而非形式,应通过作品表达哲学思想。艺术批评家与策展人朱其先生指出,近30年来水墨的改革主要在笔墨层面,其实可以从传统中找出一条线索进行转换,比如无形的诗意性表达。沈揆一教授谈到以往水墨问题的争论原因在于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回应,多强调水墨的物质媒介性,而现在对于水墨发展趋势更应把握精神性,落实到具体层面即“书写性”。德国汉学家米歇尔•康•阿克曼先生理解水墨画的本质精髓在“写意”,这是“基于艺术家长期修养凝结而成的才情”。

会议尾声,潘公凯教授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展望未来:在理论研究上,《中国现代艺术之路》从现代性角度叙述中国现代艺术史,是从社会学层面展开的讨论,今后还需对一百年来的水墨争论进行全面梳理,从本体论层面展开进一步讨论;在创作观念上,“错构”和“转念”是比对西方当代艺术和中国文人画相应提出的概念,对中国水墨画家而言,“转念”也许会成为未来创作思路的发展方向。

学生 赵晶/文
学生 董月航/图 
宣传部 吴琼/编 
2013年3月18日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
  • 网络信息中心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18 36365路检测中心 Copyright © 2007-2018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