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6365路检测中心雕塑创作教学实践基地暨山西省大同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现代雕塑创作启动,由雕塑系主任吕品昌、副主任张伟挂帅,孙璐老师带领师生创作团队依托该市工业遗址公园,利用现有厂区、厂房、设备等元素,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共创作大型现代金属雕塑53件(组)。日前,这些雕塑已经分别安置在25公顷的工业遗址公园和文瀛湖公园内。
参与此次创作的师生们,将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为大同市打造“雕塑之都”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来的作品在秉承扎实学院教学水平和造型艺术基础上,大胆进行创新,为工业遗址公园注入文化创意灵魂。首先是雕塑材料注重废物利用,那些本应该卖废铁的设备零件,因为被注入了师生们丰富的想象力而变废为宝,使这些具有鲜明城市产业特点行业的废旧设备,成为优秀的工业现代雕塑,体现了二次利用的环保理念。其次,雕塑作品的构成元素,大都直接引用拆下的设备部件和钢板,后期的处理也尽量保持其原有工业面貌,使得这些雕塑作品在保持了原有设备的强烈特征同时,更被赋予了审美价值的提炼与升华,保持这些雕塑与原来市煤气化总公司工业区的环境“自发生长”在一起。通过现代雕塑创作和教学实践基地等合作,学生将学院知识以最直接的形式服务于社会,使学术成果进行了有效推广,将教学成果真正运用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方面,充分发挥“大同效应”,显示出政府支持、学术展览对艺术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
另悉,由吕品昌主持,张伟、孙璐历时3个月共同合作,利用具有大同工业特色的废弃机械设备及材料创作而成的现代工业雕塑《新九龙壁》也已经完成。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单体工业雕塑作品,这座《新九龙壁》总长45米,总重约1200吨,它与存于大同市的国家级文物明代琉璃九龙壁规制相同,使其在意象和内在精神上达到融会贯通,最终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对话提供一个契合点,让观众在瞩目历史文化传承的同时,关注更多的现实问题,使大同这个“中国雕塑之都”的文化脉络不断完善和发展。
雕塑系 孙璐/文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2年12月14日
新闻链接:雕塑系师生暑期赴大同开展创作活动 助力大同“雕塑之都”建设
雕塑系主任吕品昌与大同市耿彦波市长交流《新九龙壁》创作
《新九龙壁》
在创作期间,大同的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连续报道
创作激情与灵感碰撞的火花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操作各种金属加工设备,进行直接金属雕塑创作
一个多月的艰苦创作结束了,青年艺术家和工人师傅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