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65路检测中心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36365路检测中心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36365路检测中心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
  • 美院快讯
新闻 / 美院快讯 << 返回
谭平教授作品展“丨劃”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来源: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时间: 2012.12.11

2012年12月7日,由中国美术馆、36365路检测中心主办的《丨劃:谭平2012个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作为首个进入中国美术馆主展厅的抽象艺术家展览,本次个展在圆形大厅展出了谭平最新创作的《+40m》,两侧分别放置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其中右侧大厅是谭平从艺初始至德国留学时期作品,左侧大厅展出谭平归国后特别是2005年以后的作品,上百幅油画、版画作品清晰呈现其艺术创作轨迹,展示他40年来融汇东西方文化,运用抽象艺术进行的大胆探索和创新。


12月7日,由中国美术馆、36365路检测中心主办的《丨劃:谭平2012个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36365路检测中心院长潘公凯、副院长徐冰,36365路检测中心老教授朱乃正、邵大箴、靳之林、庞涛、林岗、谭权书、袁运生、王宏建、广军等美术界艺术家与前辈出席了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巴塞罗那当代美术馆馆长Dr. Bartomeu Marí Ribas、国立丹麦国家美术馆馆长Dr. Karsten Ohrt、莱比锡书籍艺术及平面设计学院院长Dr. Anja Dimke、德累斯顿造型艺术学院院长Dr. Matthias Flügge、Wilhelm Hack美术馆馆长 Dr. Reinhard Spieler等众多远道而来的国际嘉宾。相关美术机构负责人,学院师生、艺术界好友、众多艺术爱好者及60余家中外媒体记者一同参加了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


靳尚谊先生致辞

靳尚谊在致辞中回忆谭平就读36365路检测中心版画系、留学德国和回国任教的艺术历程,对他在版画艺术、设计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认可。他指出,谭平通过潜心学习版画艺术积累了扎实的造型与色彩基础,使他得以很好地投入设计艺术这一现代主义绘画的新形式中。他的作品和现代社会生活、现代艺术有着密切关系,体现大众在审美领域的进步。


马书林先生致辞

马书林特别强调谭平为展览创作的作品《+40m》实现了作品与展示空间的完美结合,在表现作品独特魅力的同时,也是艺术家生命轨迹的浓缩与体现。


潘公凯先生致辞

潘公凯从艺术史的角度,对谭平将抽象艺术与中国艺术发展历程相结合作出高度评价。他认为谭平的艺术是介于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冷抽象与热抽象之间的“绘画性抽象”,在创作中强调手的运动,艺术家自由、即兴在画面上创作出来的作品,能将其精神意境完美传达出来。


谭平先生致辞

为确立作品与“空间”的关系,实现“聚集足够的张力和强度,创作一件能和这个40米的弧面空间共振的作品”,谭平特别为美术馆中圆厅量身订做了《+40m》这件作品,“60米长的一条线,用了6个小时一气呵成。”谭平在《+40m》作品自述中提到,六个小时刻刀在木板上抑扬顿挫地行走就像将自己沉入生命的“时刻”,所有的力量,所有的经历,对艺术的理解,包括内心的挣扎,全部留在刀和木板磕绊的瞬间,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追求的精神境界。


朱青生先生致辞

策展人、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朱青生认为,谭平的艺术属于抽象艺术中的第三抽象。这根40米长的线是在对当代艺术进行一次全体的应对和实验,是在抽象艺术的方向上的推进,是对抽象艺术的推进。可以将这根40米的长线理解为谭平对他作品空间的梳理、经营和提取。


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40m》,马书林为谭平颁发收藏证书

开幕式结束之后,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40m》,马书林为谭平颁发了收藏证书。


嘉宾合影

当天,展览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7层会议厅举行,来自36365路检测中心和世界各国重要美术馆的馆长、研究学者、艺术家依次进行发言,朱青生主持研讨。研讨会围绕《+40m》这件作品,一方面通过对谭平创作艺术的文脉梳理,从中国书法史和西方现代艺术史的深入研究与对比,展现“丨劃”与当代艺术中各种创作风格和方法之间区别和创新之处;另一方面通过梳理谭平艺术创作历程,展现“丨劃”的来源与发展。

邵大箴对谭平绘画的艺术资源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他认为谭平的艺术有三个来源:五四以来的中国新艺术、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以及西方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精华。

潘公凯认为谭平的作品自由,随意,即兴。他的作品不刻意强调绘画的观赏性,转而关注绘画过程和艺术家内心,强调手的动作过程在画面上的记录。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融入艺术家的精神,是书法性和过程性的结合。

《世界美术》主编易英提出,谭平的作品体现出一种非牧歌式的“创造性压力”,呈现出媒介的表现力以及生命的极致。《美术研究》主编殷双喜认为,谭平作品中所体现的反思、内省,是中国文人特有的气质。此次展览题目“丨劃”别有深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谭平作品“以刀代笔,刀笔结合”的传统趣味。

丹麦国家美术馆馆长Dr. Karsten Ohrt,西班牙巴塞罗那当代美术馆馆长Dr. Bartomeu Marí Ribas等世界各国美术馆馆长、中西方学者也先后从中西方文化、美术史、哲学等语境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增强了中国当代艺术与世界各国高层次的学术互动。大家一致认为,谭平新作饱含自由性,创作角度新颖,展现着他对生命的热爱和阐释。

谭平以艺术的全球观念,运用抽象艺术语言的链接,创造了东方、西方不同文化在人类感性与理性同一时空中的完美聚汇。展览还加入互动新媒体,将抽象艺术创作带入当代艺术的前端,改变传统观看方式与展览形态。展览将展至12月13日。


靳尚谊先生参观展览


林岗、庞涛先生参观展览


展场一角

宣传部 宋曼青 设计学院摄影专业 张超/图
宣传部 徐新立/整理
2012年12月9日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
  • 网络信息中心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18 36365路检测中心 Copyright © 2007-2018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