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日下午,首届36365路检测中心研究生论坛在多功能厅开幕。此次论坛由团委、研究生会主办,旨在促进全院硕博士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以及研究生群体与社会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媒体的沟通和互动。党委副书记孙红培,学生工作部部长潘承辉、研究生处副处长梁丽莎,壁画系副主任王颖生、雕塑系副主任于凡、版画系教师杨宏伟,研究生会主席、设计学院学生计国彦与研究生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开幕式。
孙红培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作为研究生会自成立以来推向全院的第一个大型活动,全面而立体地将研究生充满真挚情感和青春气息的艺术面貌予以展现。通过此次展览,同学们将课外的艺术活动融入自身的学术研究之中,从而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之内寻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定位。他鼓励研究生会在促进、发展硕博士生学习、研究及创作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成为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火车头”。
此次论坛共分展览、讲座与沙龙、艺术工作坊三个部分,其中,展览由“对位”36365路检测中心研究生新锐作品展、工作坊作品展以及“项目空间”小型特展三个活动构成;“对未”研究生学术系列讲座由靳埭强、王水泊讲座、刘礼宾及陈文令座谈会、艺术机构沙龙等活动组成;“对味”研究生艺术工作坊由于凡、杨宏伟及宋涛分别负责其中的教学与实践。
“对味”艺术工作坊主持教师于凡在致辞中肯定了此次工作坊项目的设立,并且强调了这种跨学科共同学习、创作的学术价值,以及不同专业学生相互探讨、磨合的教育意义,他代表参加活动的教师们希望这种性质的工作坊持续举办下去,继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参加此次论坛的壁画系研究生曹书岳、版画系研究生董亚媛作为代表分别谈了自己参加展览的体会与心得。自附中起就在美院学习的曹书岳认为此次活动不仅是对研究生艺术创作和学术地位的自我肯定,同时也成为了大家自我学习、独立创作的动力源泉。董亚媛深感如她一样跨院校跨专业考入美院的学生都会经历自我艺术修为的成长转型期,论坛不仅使大家可以齐聚一堂相互了解,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现状、呈现美院风貌的平台。
论坛开幕式结束后,师生共同移步至7号楼7层展厅,观看正在展出的“对味”艺术工作坊成果。本次工作坊活动由于凡、杨宏伟、宋涛三位教师执帅,分别带领一组同学进行创作,构成了“于凡创意工作坊”、“杨宏伟木刻工作坊”、“宋涛茶空间”三大工作坊。借助跨界体验的独特吸引力,活动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热情参与。
于凡在开课之初便强调,“所谓工作坊,并不是选修课,也不是完成作业,而是一个创意。”因此,作品不局限于具象雕塑,可以有装置、现成品、影像等各种元素的介入,并鼓励同学们跨出专业,通过自己的作品彰显个性。杨宏伟则希望同学们尽情展开本专业特点与版画语言之间的对话,体现沟通、碰撞与融合的办课思路。同学们在分别创作之外,还将共同完成一张带有各专业特点的作品,这将用作品呈现并呼应本届论坛主题。宋涛带领十名同学,通过对茶道、香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体悟,共同打造一个茶空间,从中品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器具之协、阴阳之态、平衡之美、融容之道。
在工作坊成果展示现场,于凡、杨宏伟和参与工作坊的学生代表分别讲述了在工作坊的学习创作的经验和感受。学生工作部部长潘承辉、研究生处处长许平、副处长梁丽莎一同出席了活动并观看了学生作品。
人文学院 谭浩源/文
宣传部 徐新立/图编
2012年12月6日
孙红培与参展研究生交流
嘉宾为参展学生代表颁发证书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