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圆满完成了本期“国培计划”的两百多名学员参加了美院为他们特别举办的结业仪式。副院长徐冰,教育部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力,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书杰,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人文学院美术教育学系副主任陈淑霞及美术教育学系“国培计划”工作团队师生共同分享了毕业学员的喜悦时刻。
徐冰在致辞中寄语广大学员们时深情谈到,绘画中的孩子就像蜗牛,通过稚嫩的触角感触这个世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伤害,触角收回,再出探就十分困难。所以奋斗在一线的美术教师的责任不言而喻。成人与孩子这两个群体如何发生联系,就是各位教师需要思考的。徐冰形象而亲切的比喻,让学员们深受感动,也更加认识到基层美术教师自身的价值。十天的培训短暂而紧张,对于承担自此“国培计划”的中央美院而言,她不仅是送走了一批特殊的学员,也多了两百个学子。王书杰及余丁向学员们表示,美院就是大家的母校,欢迎你们常回来看看。而母亲送走了孩子,除了不舍更多的还是谆谆教诲,杨力主任说道:今日的结束绝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极大地鼓舞了在场所有学员们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国培项目”获得最多收获、感触最深的是学员们,来自全国的学员们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共同完成一次蜕变。来自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的学员陈晴在结业仪式发言中说,此次国培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提升了学员们的课堂技能,加速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的角色转换,更加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代表高中组发言的是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的张利梅老师感慨道,十天的培训总觉得有些短暂,更多的学员感觉似乎一切刚开始就结束了,大家希望将来还会有这样的培训学习。
在下午的结业仪式前,所有学员抓紧时间继续上午的课程学习。来自国际预科的项目负责人黄鹂老师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员们带来新的教学理念。课程中,黄鹂老师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们陈述自己的创作”这一教学环节,她谈到,公开的陈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锻炼表达能力,整理创作思路,也能让他们勇于面对所有的质疑。黄鹂老师还给学员们分享了国际预科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比如让学生用速写本做视觉笔记,对学生进行多维评估的方式,注重对学生的研究等。随后,人文学院美术教育学系孟沛欣副教授与学员们分享了老师如何了解学生的体会。她在课程中谈到,如果在美术教学之中少了心理学,那么美育就只有刻板的造型管道而已,她特别就中学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进行了着重进行分析,启发学员们要通过艺术与孩童进行心灵沟通。
201236365路检测中心“国培计划”至此完满结束了。留给学员们不断重复的话题是,这一切并没有结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他们感谢美院带给他们职业生涯中自我建构的一次重塑和再生,美院也因学员们有所收获而倍感欣慰,并将与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们一起,继续为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发展进行实践和探索。
人文学院 鲍丽娟/文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2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