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美育自觉性 探索多元化课程
2012年11月27日,国培计划进行第七天,紧锣密鼓的课程涵盖了对学员们理论基础的丰富、专业知识的加强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今天的课程设置将进一步拓展基层美术教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
本单元课程由人文学院孟沛欣副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以其特有的授课风格为学员们带来了《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撮要》。尹教授以一张谷歌地图引发学员们对“眼界”的思考,他指出,当下的美术教育属于学科教育,教师应通过学科本体实现学科的教育功能,教师应当提高美育的自觉性,既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又要关心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做到“公私兼顾”。尹教授谈到,美术教师应当让学生亲近美术,了解美术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了解经典作品的作者和作品的风格、流派;鼓励学生尝试用造型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思想和情感,并用于改善生活和环境。
强调课程对学员视野的拓展和体现我院的特色,也是美院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思路。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乔晓光教授和美术教育学系郑勤砚老师分别以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开展为切入点,把学员们带入美术教育新的领域。乔晓光教授以全球化为时代背景,考量人类遗产的传承问题为。他指出,当今世界已进入文化遗产的时代,中国正逐渐成为文化遗产大国,在这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国民应当增强民族文化意识,增强对民族传统的关注。期望美术教师从民间的活态文明发掘教学价值,使中国民间文化生生不息。博物馆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和博物馆职能体现的重要课题,郑勤砚老师以《博物馆与学校美术教育》为题,向学员们介绍了美国和欧洲一些重要博物馆与学校架构的美术教学活动。郑老师鼓励学员们积极发掘博物馆对于美术教学的广阔空间,启发学员们寻找校外教学的丰富资源。国培课程不仅体现了我院在学术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体现出我院在完善学科架构上的探索和成果。
孟沛欣副教授为学员们介绍主讲老师乔晓光教授;人文学院郑勤砚老师为学员们讲授博物馆美术教育
参观美院附中 交流基础教学经验
随着“国培计划”培训课程深入和各个授课模块的进展,今天已进入本次课程的最后阶段:带领学员们参观基础教育美术院校,与同行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相互学习。
学员们参观学习的第一站是我院附中。附中自建立之初就以优秀师资力量为依托,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和选拔最具艺术潜质的学生,为国家的文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中等美术人才和各高等艺术院校的优秀后备生,在中国艺术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次座谈和参观活动由人文学院美术教育学系副主任陈淑霞带队,附中校长孙伟、副校长兼教务教学部主任张俊娟及各部门负责人给予热情接待。
在座谈会上,附中领导班子分别就文化教学现状、专业教学现状和国际培训课程等几个方面进行向学员们予以介绍。各部门负责人在座谈中着重介绍附中的教学特点,如文化教学部主任曲春培老师指出,针对美术专业学生对文化课不重视不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了强大的师资力量根据本校学生特点编写了文化课的校本教材,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附中校办主任兼国际部主任韩文超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为适应时代潮流而设立的国际部教学及招生、升学情况,引起了学员们的广泛关注。学员徐日扬在座谈会之后接受采访说,国际部是附中办学多元化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只有让学生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赢得挑战才是学校的成功之处。
接下来的参观活动,学员们近距离领略到了附中作为艺术家摇篮的魅力所在。国际部、培训中心、美术馆、附中画廊、文化课教室和专业课教室,附中所呈现的国际化面貌和一如既往的基础教学质量,令学员们感受颇深。参观结束后,学员们大呼过瘾,学员张利梅意犹未尽地说,希望下次能够有机会将附中的参观学习活动深入下去,给学员们创造实践机会,让大家能够更加全面细致的学习附中的成功教学经验。
美院附中校长孙伟老师欢迎“国培计划”学员参观学习;座谈会上,学员就关心的问题向附中负责人提问
学员参观附中美术馆展览;学员参观附中专业课现场教学
美院附中培训中心主任余超平老师带领学员参观培训中心;分班讨论课上学员们各抒己见
人文学院 张尧 刘岳 鲍丽娟/文
人文学院 张尧 刘岳/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2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