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2012中国国际美术馆艺术产品博览会”于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博览会云集了全球最为优质的艺术衍生品和先进的设计营销理念,包括美国MoMA当代艺术中心、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中国首都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以及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等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和美术馆,他们各自以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博物馆美术馆不同的发展理念和艺术衍生品发展战略。
展览现场,我院美术馆的展场尤为引人注目,展位中依据“多维的、生成的、未来的美术馆”为主题创作的展场外形堪称一件装置作品,使得展场本身就成为了一件另类的艺术衍生品。此外,我院美术馆还展示了数字美术馆以及举办过的大型展览的相关艺术衍生品。整个展场的设计让普通大众真切体会了走进美术馆,参观美术馆,阅读展览,消费衍生品,使用衍生品的方式,达到了我们所倡导的“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艺术理念。
艺术衍生品是商品,同时又具有一般商品所不具有的艺术性和概念性。在这一传播过程中,美术馆和博物馆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艺术商店、艺术衍生品将艺术传达给普通大众,并通过不同价格和不同层次的艺术衍生品将艺术的理念传递给消费人群。其中,由王璜生馆长设计的“未来表”备受大家青睐,手表的表面是以“CAFAM未来展”为基调,与众不同之处是指针逆时针转动,仿佛预示着我们的未来不惧白驹过隙,永远会有意想不到的状态发生。
与此同时,由我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研究员策划的“博·物·志——当代水墨五人展”也拉开帷幕,王璜生、刘庆和、李纲、武艺、魏青吉五位参展艺术家都是当代水墨艺术领域中卓有成就的人物,他们的艺术母题、风格、语言各不相同。他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关注当代生活与当代文化,尤其是把握包括笔墨在内中国水墨传统与当代艺术观念的关系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余丁将展览的主题定为“博·物·志”,源自西晋张华编撰《博物志》书名,这绝不是说艺术家画的是张华所记载的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木等等。这里的“博”是指博物馆,是指艺术家与博物馆的关系;而“物”则是暗喻艺术产品,它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志”则是指艺术家的志趣和志向,有文人知识分子借物言志之意。“博·物·志”表达了这五位艺术家创作的共同信念:“博”为条件,“物”为基础,“志”乃根本。
2012中国国际美术馆艺术产品博览会的举办,不仅为国内外美术馆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更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商业思维模式和全球化的交流渠道,对推动中国艺术衍生品产业走向世界有着非凡的意义。
10月23日,我院美术馆亮相“2012中国国际美术馆艺术产品博览会”引注目
美术馆/文图
宣传部 宋曼青/编
2012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