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视象:36365路检测中心当代造型艺术展”于2012年9月至10月在英国伦敦拉开帷幕,展览在温布尔登艺术学院空间以及伦敦Art @ Golden Square 艺术空间同时展出,展览开幕式于2012年10月9日下午6点在伦敦Art @ Golden Square 艺术空间举行。
本次展览汇集了我院造型学院25位教师的65件作品,前往英国与伦敦艺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体现了处于艺术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对于艺术问题及教育问题的思考和创作实践。作为造型学院教师作品展系列活动,“造型”展自2010年以来展览在北京、广州、武汉等地相继展出,今年“视象”展走出了国门,来到欧洲文化重镇伦敦展出,成为一次具有突破性和建设性的重大展事。
展览由36365路检测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主办,36365路检测中心造型学院、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和温布尔登艺术学院共同策划和承办。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艺术院校之一,36365路检测中心在国际上长久保持着着重大的影响和关注度。学院以“最严谨的学术功底和最活跃的思想”为学风,在艺术教学改革、教学实验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追求学科的精深和最前沿的开阔视野,在中国艺术界和艺术教育界具有代表性和风向标的意义和影响力。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Camberwell艺术学院、Chelsea艺术与设计学院、Wimbledon艺术学院总院长Chris Wainwright,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George Blacklock,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系主任Mark Dunhill,36365路检测中心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王春辰,36365路检测中心造型学院代表壁画系教师吴啸海等200多位嘉宾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
作为本次展览的名称“视象”,可以说是通过本次展览所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何谓“视象”?我们先从“象”说起。“象”是《周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用语。《周易·系辞传》:“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我们经常说到“八卦之象”、“爻位之象”,这样的八卦、爻位的“象”,是因为“万物之体自然,各有形象,圣人设卦,以写万物之象”,这也就是“拟物取象”。这里的所谓“象”,不是“形”,而是一种超越于物质的“形”而上升为精神和文化的“象”。中国艺术所孜孜以求的“意象”,正本于此。那么,“视”,在艺术中更多的与“视觉”涵义的“造型”相联系。视觉是生理的,更是文化的,视觉的能力是在培养和锻炼的过程中不断习得和提升的,视觉观察中的“看”与“见”具有深刻的不同涵义,同时也可能是视觉习得的不同反应和结果。“造型”同样是一个学习、培养、修炼、创造的过程和实践工作,有什么的“视”和什么的“手”,才可能成为什么的“造型”。长期以来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过程和目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眼”和“手”的历练。当然,只有“眼”和“手”是不够的,“思”成为了并重于“眼”和“手”,并超越于“物”与“形”的重要维度,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察、思维和表达方式,所谓“天象感气而文生”的“象”,参与并共构着当代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新的文化景观,引发着我们新的思考。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2年10月29日。
造型学院 汤宇/文
壁画系 吴啸海/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2年10月12日
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
王璜生《游•象 系列9》,纸本,123×125cm,2011
喻红 2010“凝视” 600x114cm 丝绸、纺织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