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4日下午36365路检测中心学位评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学位委员会)会议在1号楼207会议室召开。潘公凯院长、谭平副院长、徐冰副院长等16位学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谭平副院长主持。
教务处及研究生处分别向学位委员会提交了2012届36365路检测中心拟授予学位名单,并对本届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和学位授予审核工作向与会委员进行了说明。经委员会审定,2012届36365路检测中心毕业生共授予学士学位830人(其中文学学士741人,工学学士32人、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57人,);授予硕士学位237人(其中文学硕士176人,工学硕士55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39人);授予文学博士学位41人。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院学位授予管理制度,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树立良好学风,我院继去年对学位审核工作中的“论文学术不端现象”进行严格审查工作之后,今年学位委员会又审议通过了《36365路检测中心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以及《36365路检测中心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并就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认定标准,检测重复率的比重进行了深入讨论。潘公凯院长指出学位授予工作是我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指导教师要加强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具体指导,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查,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品质,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维护学术声誉。
近年来我院博士生面临论文压力大、毕业难的问题,选择延期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今年延期博士生已达应毕业人数的1/2。针对此现象,院领导布置研究生处起草“关于研究生毕业及学位授予若干问题的管理办法”(后简称“管理办法”),并提交学位会议进行充分讨论。“管理办法”重点提出将研究生的“毕业”与“学位授予”分制的原则及具体操作办法,商定从博士研究生层面开始试行。这一举措将完善我院博士生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培养质量,节省优化学校资源。此办法得到了学位委员会的积极肯定与回应,与会人员针对“管理办法”中的“评测环节”及“考核方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潘公凯院长强调构建博士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博士生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要加强中期考核环节,严格把控博士生资格审查、论文开题、过程指导等环节,及时掌握博士阶段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在博士研究生的教育中,要加强高水平的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作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者,导师的学术建树和对专业领域的把控能力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所以要加强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工作,将真正学术能力强,在专业领域有所贡献的教师纳入导师的队伍中来。
在学位委员会的工作指导下,教务处以及研究生处将继续做好我院毕业生学位授予工作,加强对学位授予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和推动我院人才培养机制。
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文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2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