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力量——201236365路检测中心师生作品展”于2012年5月16日下午2点30分在广东省深圳罗湖创意文化广场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深圳罗湖区委宣传部主办,深圳市雏声初引艺术服务中心、深圳市罗湖文化公园承办,36365路检测中心造型学院协办。展览共展出了展出曹晖、刘商英、申红飙、石煜、孙逊、孙璐、王伟、邬建安、姚舜熙、袁元、袁野、张烨、周思旻等23位中央美院师生的近百件作品。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袁运生先生和油画系副主任孙逊担任学术主持,造型学院汤宇以及美院毕业生田野为本次展览策划。
本次“学院力量”展,作为第八届深圳“文博会”专项活动,借着文化大发展的东风和深圳市所提供的优秀平台,在深圳市罗湖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携造型学院师生的作品走出36365路检测中心,展示给深圳的广大市民和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们,成为一次难得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正如袁运生先生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此次参展的艺术家都是36365路检测中心的优秀中青年画家和在校学生,他们是36365路检测中心教学的骨干力量,平日里,他们在业务上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已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艺术追求,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采,并且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主办方把学院、展览、市场、公益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同时也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展览针对性的展示了造型学院中青年艺术家及在校师生的创作生态与学术风貌,他们将中央美院造型艺术的学术气质与当代文化的品味贯通,孕育在他们的血脉之中。
开幕式后,在美术批评家王春辰主持下,还进行了“日常与创作”的讨论对话,鲁虹、鲍栋、鲁明军、孙逊、袁野、申红飙、周思旻等艺术家、美术批评家参与了此次对话。次日上午,袁运生先生还为深圳广大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传统雕塑的复制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的学术讲座。
讲座上袁运生先生讲述了多年来他对中国美术及其教育的思考和研究成果,以及近年来,袁先生投入大量精力放在“中国传统雕刻复制”和“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建立”等国家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上,致力于传统艺术研究与教学实践,重新思考中国艺术及其教育发展的走向问题,并积极倡导建立中国自己的教学体系,多年来所做的大量考查、论证与研究,讲座引起了广大听众的强烈反响。
中央美院造型学院通过“造型”展、“造型艺术年度提名”展、“纸·非纸”交流展等一系列学术展览活动,已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并在学术与市场等方面得到艺术界内外的认可。通过这次走出“学院”的学院展,无论从思维的敏感性还是语言独立性上,都能看出学院艺术家创作研究的逻辑结构,也能清晰地看到当代艺术的一些基本语法。这也表明学院与当代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早已作古,“学院”是当代的学院,作为由学院培养并成长成熟于美院土壤上的艺术家能更好地融入当代创作,在当代艺术生态中催生出精品力作,成为艺术发展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
造型学院 雏声初引艺术服务中心/文
雏声初引艺术服务中心/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2年5月23日
袁运生先生致辞
孙逊主持开幕式
展览开幕式现场
袁运生先生讲座
展览展出周思旻作品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