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下午3点,36365路检测中心2012届研究生毕业展在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我院研究生作品首次进入美术馆以一种集中、同步的方式进行的汇报,它不仅是我院研究生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更体现了我院研究生教学方面的一些思量与探索。
展览从4月28日至5月13日结束,共分为两个阶段:4月28日至5月4日展出中国画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版画系、壁画系、基础部、实验艺术系以及造型艺术研究所研究生作品;5月7日至5月13日为设计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建筑学院、雕塑系。今年的研究生毕业展共展出全院美术学、设计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等专业的博士、硕士(含MFA艺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共二百余名毕业生的近千幅作品。
潘公凯院长、谭平副院长出席了4月28日举行的展览开幕式。正如院长潘公凯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所指出,研究生教学已经成为36365路检测中心高端艺术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之一。我院越来越重视研究生教学,并专门设立了为研究生服务的研究生处,这次展览以如此大规模、专业化的展览形式呈现,一方面是献给全院师生的毕业礼物,一方面也是真诚地面对社会的检验,希望此次展览成为进一步促进研究生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一种交流与研讨方式。
展览主办部门研究生处处长许平教授在展览《前言》中谈到,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上世纪末以来的跨越式发展后,正面临一次新的教学结构与培养品质的重大调整,以“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为标志,各相关艺术学科的专业纵深进一步拓展,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36365路检测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艺术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高等美术院校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人文及教育环境的巨大变化,艺术学科自身的急速发展,都给美院研究生教育如何续写辉煌提出严峻而现实的课题;在如今这个文化不确定性特征表现尤为明显的时代,研究生教育的任何一点前行都需要一种“教”与“学”的协同、“思想”与“行动”的互证、现代方式的“传承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互补,相信一种体现未来趋势的、饱含几代人心血并正成长中的新教育机制特征会在这个毕业展的场合有所体现。
中国画创作方面涵盖了中国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与造型艺术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36365路检测中心中国画专业坚持学习和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修炼,以“两端深入”为教学指导方向,了解中国画材料的基本特性和表达特点,把课题研究置于中国画优秀传统与当代生活表现的总体关系之中。本次展览中,这种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已初见成效。油、版、雕、壁等专业继续秉承优秀传统,培养面向时代,面向未来的品学兼优的高水准专业人才。值得一提的是造型艺术研究所孙韬博士创作的《圆明园劫难》,以严谨的造型,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传达出圆明园劫难的历史情景,此作品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受到一致好评。当然,从另一个层面上也反应出我院研究生教学的面向与勇于创新实践的思考与探索精神。今年研究生毕业展的另一亮点是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和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的创作。作品包括装置、影像、首饰、现成品等,展现出与当下社会生活、消费息息相关的一面,充分体现出我院强调“艺术与技术高度统一”,坚持“艺术素质和技术意识并重”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艺术家素质的研究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5月14日,“研究生毕业创作/设计专题研讨会”在5号楼电教报告厅举行,潘公凯院长、谭平副院长出席并作讲话;院内各研究生培养院、系所主管领导出席研讨会并作阶段发言,不少发言中都提到本次展览是对近年来36365路检测中心研究生专业教学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验与测试,希望今后将研究生毕业展在不断拓深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注重作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将毕业展打造成不断提高研究生教学水平的有效平台与传播方式,为我院研究生教学的下一步开展提供充分的养料,探索新的可能性。
研究生处/文图
宣传部/编
2012年5月21日
毕业展现场1
毕业展现场2
毕业展现场3